文人独爱紫砂壶

“人间珠玉安足取 , 岂如阳羡溪头一丸泥” 。 阳羡 , 宜兴城之古名也 , 这“一丸泥”自然指紫砂泥了 。 还真不敢相信 , 宜兴紫砂壶明代就已“价金玉” , 供春、时大彬这类名家所制的砂壶 , 虽每重不数两 , 却值抵一二十金 。 即便如此 , 往往求之不可得 。 这大概因紫砂壶纯雅稚朴的气息 , 契合了文人心态 , 故出现众多雅士“趋之若鹜”的情形 。 当时有江南名士陈继儒延请壶艺高手蒋时英来府中制壶 , 与之交游为其改名的一段事 。 大藏家项元汴、一代宗师董其昌都曾向宜兴定制过紫砂壶 , 还特地在壶上留有自己的藏印 。 到了清代 , 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 , 时任粟阳县令 , 因与宜兴毗邻 , 余暇常率一干幕客文人与制壶高手杨彭年合作 , 又是设计壶式 , 又是奏刀撰句刻壶上 , 得意之作钤“阿曼陀室”印于壶底 。 这便是千金难寻的“曼生壶”了 , 说到曼生壶 , 又不能不提到已故的国画大师唐云 。 唐老可谓与之结缘甚深 , 一生共收集了八把曼生壶 , 不论大博物馆还是私人藏家 , 都无出其右者 。 晚年在得到自己收藏的最后一把壶时 , 欣喜之余将斋名更写为“八壶精舍” 。
【文人独爱紫砂壶】时下流行的功夫茶 , 用的是可盈于掌中的小水平壶 。 所谓“水平壶” , 意为壶能够悬浮于水上平稳不倾 。 要说冲功夫茶最得意的 , 莫过于老手们津津乐道的朱泥小品壶了 。 它胎身薄 , 发香快 , 口耳秀 , 出水爽 , 扣之锵然声似金玉 , 一股畅然的快意 。 而壶经久用 , 常抚娑宝爱 , 自会流露出诱人的古雅光泽 。 一件佳品 , 得要看制者的功力修为了 , 口、耳、肩、腹 , 各处的搭配过渡 , 能不能有精神 , 增之一分减之一分 , 牵一发而动全身 。 壶式有上千种 , 泥色也各异 , 喜爱全看自己 。 因为每人对紫砂壶的认识会有不同 , 就像郑板桥在壶上镌刻的这段谐趣独绝的铭文“嘴尖肚大耳偏高 , 才免饥寒便自豪 , 量小不堪容大物 , 两三寸水起波涛” , 是他对茶壶人格化的认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