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手术,你该选择哪一种?
提到屈光手术,相信很多人对此并不陌生:电视报纸上经常出现的眼科医院广告,亲友闲聊间的介绍和推荐,乃至于有很多近视、远视患者都开始计划着去做手术 。 但近些年来,关于它的反对声音照样不少,尽管医生和权威机构一再进行辟谣和科普,网络上关于屈光手术的流言依旧在不断流传 。 如果你对屈光手术存在着疑问和误解,不妨看一看这篇文章,它将详细介绍目前最为常用的屈光手术手段 。
屈光矫正的基本原理
在眼科中,近视、远视和散光三种视觉异常统称为屈光不正,这是因为眼球对光线的折射被称为屈光 。 在初高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习到,眼睛之所以能看到丰富多彩又清晰锐利的图象,主要靠眼球对入射光线的作用和视网膜对光线感知的处理 。 正常情况下,眼睛在观察不同距离的物体时,靠睫状肌来对眼球进行适当调节,以保证入射光线的焦点准确落在视网膜上 。 但对屈光不正患者而言,这一调节机制往往不能准确奏效,导致入射光线的焦点要么落在视网膜前(近视),要么落在视网膜后(远视),或是入射光线无法准确聚在同一点(散光),从而使看到的图像并不总能保持清晰 。
由于目前还没有较为合适的永久性方法针对睫状肌的功能进行调节,因此对屈光不正的矫正,主要是通过改变眼球的光学结构,或在眼外改变入射光线的焦点来实现矫正的 。 例如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框架眼镜,便是一种方便可行的改变入射光线焦点的方法 。 框架眼镜的镜片,可以将入射光线的焦点前置(凸透镜,用于矫正远视)或后移(凹透镜,用于矫正近视),使焦点重新落在视网膜上而得以恢复视力 。 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的原理也是如此,只不过它是佩戴于角膜外,直接与角膜接触的,一定程度上更美观 。 至于另外一种最近较为流行的方法——角膜塑形镜(OK镜),则是通过可逆性地改变角膜对光线的折射程度,来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 而目前所进行的屈光手术,则是利用激光(准分子激光或飞秒激光)来直接改变眼球的光学结构,使入射光线在眼内通过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上而矫正视力,相当于在角膜上塑造了一副“眼镜” 。

文章插图
PRK:激光屈光手术之祖
PRK的全称为“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它是最早被应用于临床的激光屈光手术术式 。 PRK通过激光切削,直接改变角膜外层的形状,影响角膜的光学结构来矫正视力 。 PRK手术的流程一般如下:
1.进行术前评估,测量出患者的角膜厚度和其他角膜条件,以方便计算出激光切削的厚度和力度,并排除角膜条件不适合手术的患者;
2.用药物麻醉角膜,根据计算数值来设定机器;
3.启动激光,进行切削;
4.切削效果满意后,佩戴数天保护性的角膜接触镜,术后应用抗感染和抗炎眼药水 。
PRK的最大优点是开展和手术方便,价格低廉,可矫正范围广泛 。 不过由于手术方法所限,PRK术后患者很容易遗留有干眼症,虽然对视力并无干扰,但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质量 。 由于缺点较多,PRK现在一般很少开展 。
LASIK:最多医生的选择
【近视手术,你该选择哪一种?】LASIK,也就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是在PRK基础上改善而来的另一种屈光手术术式,它也是目前为止全球开展最广泛的屈光手术 。 LASIK并不直接在角膜表面进行切削,而是在手术开始时制造并掀开一个皮瓣,在皮瓣下进行切削后合上皮瓣,在角膜内部形成光学结构改变而矫正视力 。 LASIK的一般流程是:
推荐阅读
- 如果遇到自杀,你该怎么办?
- 高度近视者易患青光眼?
- 下肢静脉曲张:不做手术怎么办?
- 预防”红眼病“,你该怎么做?
- 为什么威斯布鲁克手术后一周就能重回赛场?
- 小孔眼镜治近视?别闹
- 近视眼镜,要不要经常戴?
- 手术后要不要忌口?
- 剧烈运动会导致近视者视网膜脱落吗?
- 普法|10倍赔偿!关于食品安全,这些法律知识你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