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有多少个姓, 这个问题众说纷纭, 由于众多小姓容易漏计, 精确的数字很难求得 。 说法上从3000多的到7000多的都有 。 以最高的7720个姓来计算, 13亿人口平均下来则每个姓有近17万人 。
这篇文章谈的不是李王张刘陈等为何成为大姓, 而是中国姓氏的分布问题 。
文章插图
光看中国可能并不觉得中国姓氏分布有什么奇怪, 但跟其他国家对比, 中国的姓实在少得可怜 。 近邻日本人口一亿多, 姓氏数量高达十万以上, 人口为中国十分之一, 姓氏数量比中国多十倍不止 。
欧洲国家以比利时为例, 根据统计, 比利时平均每个姓只有48人 。 而全国人口有1230万左右 。 比利时总人口约为中国总人口的1%, 但平均每姓人口只有中国姓氏的万分之三以下 。
这些国家不但姓氏数量比中国多很多, 大姓集中度也显然不如中国 。 英语系国家最大姓普遍是Smith, 但在英国, Smith不过占总人口的1.15% 。 法国最大的姓Martin占人口还不足0.5% 。
主要国家中, 姓氏集中度高于中国的有韩国和越南, 韩国金、李、朴三大姓比例高达40%, 越南40%的人姓阮 。 但是越南和朝鲜姓氏发展历史特殊, 平民姓氏是近代纷纷采取王姓产生的 。 和其他国家的可比性比较低 。
莫非是中国姓氏的产生机理也和其他国家有明显不同吗?
姓和氏在先秦时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氏容易变, 姓作为女性共祖标识较为稳定 。 秦代以后姓氏合一, 概念已经和现代的姓氏相差无几, 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有“黄帝者, 少典之子, 姓公孙”的记载 。 当今大多数常用姓氏实际上来自氏 。
姓的起源非常古, 具体来源恐怕已经不能轻易得知 。 而氏来源主要有祖先名地名身份等等 。
地名是氏的一大来源, 不少现代大姓正是来自古代的地名国名, 如赵、周等 。 另有一部分氏来自于某代祖先的名字, 如郑穆公有七个儿子合称七穆, 字分别是子良子罕子驷子印子国子有子丰, 他们的后代也就成了良氏罕氏驷氏印氏国氏有氏丰氏 。 后世七穆就演变为七个姓氏 。 身份职业时而也能转化为姓氏, 如司徒、司马等 。
那欧洲的情况又如何呢?
父名是欧洲姓氏的一大来路, 最明显的是法国, 大姓Martin、Bernard等均为常用名, 他们的后代则以父名作姓 。
此外地名为姓在欧洲也有, 此类姓氏在欧洲贵族中尤其常见, 因欧洲贵族早期往往被称为“某地的某某”, 以其封地作为身份标志, 久而久之这个“某地”就固化成为姓氏了 。 法语姓氏中的de某某, 荷兰语姓氏中的Van某, 德语姓氏中的von某都是此类路子 。
职业身份作姓也相当普遍, 前面提到英语世界第一大姓是Smith, 这个姓就是职业名得姓的典型例子, smith作为一般的名词时意为铁匠, 该姓人的祖先想来从事过铁匠工作 。 又由于中世纪时铁匠的功能相当重要, 数量在各职业中较多, 因此以铁匠为姓的人多也不足为奇了 。
不光在英国, 德国第二大姓Schmidt, 俄罗斯第三大姓“库兹涅佐夫”也都和铁匠有关 。 此外, 欧洲还有一些以个人特征绰号作姓的, 如英国的Brown(棕), 法国的Petitjean(小让) 。
整体而言, 欧洲姓氏产生原理和中国姓氏类似, 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最后形成如此大的数量差距恐怕还另有原因 。
秦朝以后姓氏合一带来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氏失去了能产性 。 原本氏作为个人的身份标记之一在代与代之间是可以变动的 。 但与姓融合后, 姓氏功能合一, 都演变为主要依据父系进行代际传递的身份信息 。 这也就通常父亲姓什么子女也就姓什么 。
推荐阅读
- 功夫电影,怎样一路走来?
- 航天日宣传语 中国航天日宣传语
- 畲族迎宾茶的主流形式——茶道,浅谈中国茶文化
- 埃博拉病毒离中国有多远?
- 雁门关在哪里 雁门关的位置
- 中国的虚拟货币有哪些?
- 辣,中国人第一口味?
- 2018年中国区块链10大人物
- 中国经济规模超越美国?
- 听一场关于中国茶道的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