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也会玩“行为艺术”?( 二 )


蛋白质为什么要练“瑜伽”,一个生物大分子为何如此重视“姿态”?蛋白质只有正确地折叠,才会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 。 一旦错误折叠,要么被降解掉,要么蛋白质活性丧失,有时会让人患病 。 困扰老年人的阿尔茨海默症,是因为蛋白质构象变化了;囊性纤维病变是蛋白质不能折叠;家族性高胆固醇症是蛋白质错误折叠;家族性淀粉样蛋白症,则是蛋白质沉淀……

蛋白质也会玩“行为艺术”?

文章插图

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是由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 。 有人将一级结构和蛋白质构象之间的这种关联,称之为“第二遗传密码”,蛋白质构象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

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突变,会让蛋白质的构象和功能发生很大的变化 。 例如镰刀形贫血病,即是一个氨基酸发生了突变 。 之后,两条血红蛋白链互相“锁”在一起,最终与其他血红蛋白链共同形成一个不溶的长柱形螺旋纤维束 。 于是红细胞被扭旋成了镰刀形,最终造成血液里的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导致患者慢性溶血性贫血 。 这种基因突变造成蛋白质分子改变的疾病,称为“分子病” 。
蛋白质的“瑜伽”教练是谁?
蛋白质的折叠是随意的发生,还是有内在的机制?
有的时候,蛋白质折叠是自动的,不需要“瑜伽”教练,完全“自学成才” 。
一些小分子蛋白质在体外可逆的变性复性,就是一个证据 。 “热力学假说”认为,在一定的环境下,如不同的溶液组分、pH值、温度和离子强度下,蛋白质中的多肽链会自动调整空间位置,犹如水往地低处走一样,让整个系统处于自由能最低的状态,这样蛋白质的结构最稳定,形成蛋白质的构象 。
有的时候,蛋白质需要“瑜伽教练”辅导动作,这些“教练”叫做分子伴侣或者折叠酶 。 分子伴侣和折叠酶都是蛋白质,它们的作用是帮助其他蛋白质正确折叠,就像教练手把手地教你正确动作一样,在发挥作用时,和所要帮助的蛋白质结合,折叠完毕与其分离,不参与这些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
蛋白质也会玩“行为艺术”?

文章插图

正如行军作战要讲究排兵布阵,每场战斗的胜利,不能完全归功于单个士兵一样,蛋白质的生命功能也是“排兵布阵”的结果,所以每个蛋白质都要不辞劳苦地把做“瑜伽”,把氨基酸排兵布阵 。

头发角蛋白含有大量的α-螺旋结构,头发有了弹性;蚕丝中有大量的β-螺旋,蚕丝柔软和易于伸展……相比于氨基酸序列信息,根据蛋白质的构象往往可以更准确地预测蛋白质的功能 。 活细胞中每种生理功能并非总是一直进行的,各种生理功能之间要随时间空间进行转换,因此要对这些功能的执行者蛋白质进行“开”和“关” 。 蛋白质的构象并不是恒定的,会随着功能的开关而有所变化 。
结构蛋白,像“钢筋”一样,多呈纤维状;酶是个“媒婆”,多呈球状,里面有个小空间,让即将反应的有机物质聚在一起,亲密地“谈谈恋爱”;在细胞上承担细胞内外物质运输的“膜蛋白”则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交通繁忙的“隧道”……
从广场舞到拉丁舞通吃
假如你会跳拉丁舞,广场舞对你就不难 。 你的“瑜伽”教练会教你不同的动作的,同一种蛋白质也会在不同的构象中穿梭变换,这叫做“变构效应” 。
谁是变构这门功课的好学生?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 。 这两种蛋白质的主要功能都是携带氧 。 血红蛋白在血液里,肌红蛋白在肌肉组织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