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断机制真是股市的“安全套”吗?

“2016年的第一场血 , 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证监会怕大家不熟悉新规则 , 第一天就给普及一下”、“我想去交易所上班 , 拿一样的工资才上半天班 , 求介绍工作”……1月4日是2016年首个交易日 , 沪深两市暴跌并触发熔断机制 , 上演千股跌停 , 股市哀鸿遍野 , 提前结束交易 。 于是 , 段子手们轮番登场 , 调侃A股熔断机制“测试”成功 。

【熔断机制真是股市的“安全套”吗?】

熔断机制真是股市的“安全套”吗?

文章插图

熔断机制是什么?
所谓熔断机制 , 简单来说 , 就是指在股票交易中 , 当价格波幅触及所规定的水平时 , 交易随之停止一段时间的机制 。
熔断机制的作用
1.预警提示作用
当触发熔断机制是 , 其实是给市场一个强烈的信号 , 表示市场正在经历极端单边行情 , 使他们都意识到后面的交易将是一种什么状态 , 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 从而使交易风险不会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 。
2.赢得时间
为控制交易风险赢得思考时间和操作时间 。 由于在市场波动达到达熔断点时 , 会有一段时间暂停交易 , 这足以让交易者有充裕的时间考虑风险管理的办法和在恢复交易之后将体现自己操作意愿的交易指令下达到交易所内供计算主机撮合成交 。
3.消除流动性下降
由于大量的买盘(或卖盘)的堵塞会延迟行情的正常显示 , 从而产生陈旧性价格 , 这时人们所看到的价格实际上是上一个时刻的价格 , 按此价格申报交易必不能成交;不成交指令不断地大量进入交易系统将造成更严重的交易堵塞 , 使数据的显示更加滞后 。 有了熔断期 , 可以消除交易系统的指令堵塞现象 , 消除陈旧性价格 , 保证交易的畅通 。
4.提供保障
为逐步化解交易风险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 当异常波动的极端行情出现时 , 没有熔断机制的市场会横冲直撞 , 通常情况下需要数月甚至一年的波幅在顷刻之间完成 , 这会让打错方向的交易者一个措手不及 , 一倍甚至数倍于交易保证金的账户被迅速打穿 , 这将增加结算难度和带来数不清的纠纷 。
熔断机制并非是万能的
1月7日晚间 , 经中国证监会同意 , 上交所、深交所及中金所决定于1月8日起暂停实施指数熔断机制 。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答采访人员问时表示 , 引入指数熔断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 , 避免或减少大幅波动情况下的匆忙决策 , 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熔断机制不是市场大跌的主因 , 但从近两次实际熔断情况看 , 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
1.熔断与涨跌停板功能相近 , 有叠床架屋之嫌
对于熔断机制来说 , 最大的诟病是在已有10%涨跌停板这一“熔而不断”的基础上 , 人为加上5%和7%两档熔断夹层 , 属于画蛇添足 。
2.熔断阈值设置并不合理
据统计 , 2015年全年 , 沪深300指数有15次涨跌幅度超过5% , 而在万亿杠杆资金并未清除、经济持续下行以及注册制推出的预期下 , 2016年股市仍会振荡前行 , 预计未来市场大幅波动更加密集 , 触及熔断阈值的次数会更多 。 在这种情况下 , 过低的熔断阈值如同给市场戴上紧箍咒 , 频繁中断交易一方面会干扰投资者预期 , 从而妨碍市场效率 , 影响市场微观的价格发现功能 , 另一方面在熔断后流动性的迅速丧失会导致市场陷入停滞 , 而这恰恰是股灾中连续循环下跌最重要的推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