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友(微信号:yosumn)说:朋友们 , 你们都关注了多少公众号呢?明明读不完 , 却又一直关注新的 ,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砍妹今天就和你聊聊这背后的原因 。
关注的微信公众号多得记不清 , 大拇指拼命往下滑都不见底 。
每当痛定思痛想要断舍离 , 却又开始左右为难 。 选了半天 , 哪个都没删 。
旧号更新都没时间看 , 还在源源不断找新欢 。
这样的关注还有意义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历史总是相似的 , 这种“只囤不读”的习惯其实早在手机诞生前就存在了 。
从前的“实物囤积”
衣服塞满衣柜 , 穿不过来却忍不住要买买买
旧报纸、塑料袋等小东西舍不得扔 , 因为感觉某天会有用
待读书籍越堆越高
文章插图
如今的“网络囤积”
找电子书所花时间是真实阅读时间的 10 倍
看见新 App 都要下 , 但都打开一次或忘了开
看到不错的微信文章先收藏为敬 ,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相比前三条的实物囤积 , 新时代的网络囤积不占地儿也不影响别人 , 看似纯良无害 。 但它有害的一面在于:这种行为会拉扯掉你宝贵的注意力或金钱 。 其次 , 当人们发现自己收藏的内容怎么也看不完时 , 可能还会引发一定的焦虑和自我效能感降低等负面情绪 。 因此 , 越来越多研究者提出要严肃对待网络囤积行为 。
文章插图
现今网上有不少文章 , 喜欢把疯狂收藏或下载资料的行为称作“囤积型人格”或是“囤积症” , 甚至有人将其概念延伸到社交领域 , 探讨人们“囤积人际关系”的一种现象 。 在此需要澄清 , 这种对“人格”的定义描述并不具足够科学性 , 将其称之为“症”的指控也不属于有效评估 , 截至目前的临床工作标准来说 , 这种说法未免有一点危言耸听的嫌疑 。
哪怕家里东西多到衣柜塞爆 , 都不一定是囤积症 。 真正的囤积症患者往往对别人不以为然甚至觉得应该当垃圾丢掉的东西有着强烈的情感依恋(比如从外面捡来的指甲刀、牙签、橡皮筋儿、罐子等) , 甚至像看待艺术品那样看待它们的内在价值 。 如果硬要他们扔掉 , 他们会为失去感到非常难过 , 仿佛失去了至亲或亲密伙伴 。
而且 , 符合诊断的囤积行为可能损耗家庭关系 , 危害健康 , 甚至影响邻里建设 。 科学家研究越深入越发现 , 囤积症患者和抑郁症、焦虑、注意力缺陷障碍患者有相似之处 。 他们脑部控制理性思考的区域运行得和普通人不太一样(请注意 , 是不同 , 而不是说优劣) 。
所以请别对你身边不爱收拾 , 或是热爱打扮的姑娘随意贴标签 。 当代“出口成症”的标签化行为不但不利于我们去深入理解人的本质 , 也会造成整个社会评价趋近非黑即白的状态 。
文章插图
她可能纯粹买得多且不爱收拾photo from j.news.163.com
推荐阅读
- 简直宝藏!家里怎么能少了盆薄荷
- 狗狗突然不吃东西了怎么办
- 副乳怎么消除才正确
- 人活着为了什么
- 早晨和晚上护肤的“差距”有多大?了解后才明白,差距会如此明显
- 战斗机那么小,油箱在哪儿?
- 废弃核潜艇都去了哪儿?
- 智齿和智力有关系?别逗了!
- 双11快到了!这几款新品水乳/面膜值得入吗?!
- 教师节祝福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