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茶艺大有可为

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 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 在实施素质教育懂得活动中 , 各地创造了许多新经验 ,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近几年来 , 我国茶文化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合作 , 把茶艺引进校园 , 为校园文化增加了新鲜内容 , 为素质几哦按语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 也为普及茶文化拓展了新的空间 , 受到了社会和学生的欢迎 。 这一活动虽然还只在一部分地区开展 , 但它已经显示了积极的意义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 我国有数亿在校的中小学生 , 在这一广大的人群中普及茶文化知识 , 培育茶文化兴趣 , 倡导茶礼茶德 , 可以说 , 这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民族素质的宏大工程的组成部分 , 当代茶文化工作者应当密切关注它的进展 , 认真总结经验 , 促其健康发展 。 党和政府一贯把青少年看作是祖国的未来 , 民族的希望 , 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健康称呼真纳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 但是 ,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 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 如受“应试教育”思想和激烈的社会竞争的影响 , 中小学生面对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压力 , 一些人不同程度存在焦虑、消沉、孤独等心理病态 。 由于家庭溺爱 , 父母包办 , 在相当多的独生子女中存在着轻视劳动 , 缺乏劳动锻炼 , 动手能力差的状况;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 , 一些青少年营养失衡 , 个别的身体畸型发展 , 等等 。 对此 , 我们对青少年的教育 , 应该采取积极的正面引导方法 , 通过组织丰富有益的校内外活动 , 促进他们沿着全面发展的道路健康成长 。 作为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综合性行为艺术 , 茶艺包含了德、智、美、劳诸方面内容 , 把求知与修养结合起来 , 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 。 同时 , 茶艺作为一种生活艺术 , 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可操作性 , 也容易被中小学生所接受 。 在茶艺活动中 , 发挥中小学生的主体作用 , 寓教于乐 , 在活动中受到道德行为的训练和熏陶 。 首先 , 茶艺可以与德育结合 。 一杯好茶的产生需要集体合作 , 从布置场地、准备器具、材料 , 到传杯递盏、分赠客人 , 收拾场地道具 , 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集体的力量和有效的配合 , 这是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的一条好途径 。 茶艺表演队可以以小组和班级、学校为单位组成 , 通过组际、班际、校际比赛 , 激发进取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 培育团队意识 。 在茶艺活动中 , 辅导员通过介绍茶的历史和我国各地各民族茶情茶俗 , 介绍古今著名茶人的风采和成就 , 介绍名茶产地和典故 ,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学习先辈的决心 。 茶艺中的和、敬思想在校园中表现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平等待人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 当学生把一杯泡好的茶送到老师和同学手中 , 同时也送上了一份尊重和友爱 。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礼貌待人、文明处世的行为和习惯 。 【校园茶艺大有可为】 其次 , 茶艺活动与学习知识、开阔视野结合起来 , 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 。 在茶艺进行过程中 , 学生可以观察到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现象 。 辅导员可以结合实际 , 介绍茶叶构造、茶汤变化、饮茶健康以及由此引伸的关于农业、环保、生态、生化、生理等常识 。 有条件的地方 , 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 参观茶园、茶厂 , 参加种茶、采茶、制茶劳动 , 访问茶馆、茶店 , 在实践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 。 只要善于引导 , 可以通过茶艺活动让学生了解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信息 , 启动他们的潜能 ,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自觉学习的兴趣 。 第三 , 茶艺是对日常生活技巧的提炼 , 是生活的艺术化 。 开展茶艺活动 , 美的创造和体验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 , 如茶室环境的布置 , 伴奏音乐的配合 , 茶具茶叶的选配 , 茶艺员的形象设计 , 身体动作的韵律 , 茶叶的变化 , 品饮的感受等等 , 每一个参与者都能从不同角度获得审美体验 , 提升审美水平 。 茶艺又是一门综合艺术 , 它涵盖了主体与客体、物质与精神、心智与行为、过程与结果 。 在辅导员的启发引导下 , 学生可以由浅入深进行美学欣赏和创造 。 茶艺还可以兼容其它艺术类别 , 例如歌舞、音乐、朗诵、讲解、对联、谜语、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茶艺表演配合进行 , 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 更有文化内涵 , 特别是为学生提供了多方面展示才艺的舞台 。 第四 , 茶艺是一种艺术性的劳动 , 是训练劳动技能的有效手段 。 有些学生在家里连洗碗扫地这样简单的劳动都做不好 , 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在学校 , 进了实验室 , 不是丢三拉四 , 就是磕磕碰碰 , 动手能力很差 。 究其原因 , 在于他们没有机会接触或少参加劳动实践 , 或者轻视劳动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在饶有兴味的茶艺活动中 , 通过一系列操作规程的训练 , 逐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习惯、提高他们劳动的技能 。 比如针对不同品饮对象、不同茶叶的沏泡方式、茶水比例、烧水和浸泡时间 , 都需要根据经验掌握分寸;放置差距、移动茶具、冲水投茶的动作幅度与力度也要从实用与艺术的角度准确把握 。 当一杯好茶从一系列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时候 , 学生会由此而获得创造性劳动的成功喜悦 , 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 , 久之 , 就可以养成勤于动手 , 严谨规范 , 认真踏实 , 敢于创新 , 力求完美的行为习惯 。 校园茶艺是在富有情趣的集体活动中进行素质训练 ,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兴趣 。 一杯茶蕴含大千世界 , 一杯茶观照丰富人生 , 也许他们现在还未意识到这活动的内涵和意义 ,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 阅历的丰富 , 他们终将从回忆中体悟出中国茶文化的优雅情怀 。 饮茶可以培养崇尚理智 , 奉行俭约 , 心地和善 , 性情沉稳 , 行为严谨的美德 , 使心灵得到净化和诗化 。 这些高尚品德和美好情感的形成 , 对一个人未来的生活道路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 校园茶艺活动不需要太大的经济投入 , 也不需要苛刻的环境条件 , 具有简便易行、大众参与的特点 , 适合不同年纪的学生和城乡各类学校;它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 也易于从学校延伸到家庭 。 在孩子的父母那一代人中 , 因为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 , 普遍缺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正规的学习训练 , 而现在又面临社会竞争的压力 , 他们或整日忙忙碌碌 , 或整日无所适从 , 有许多社会问题都是在那个蔑视文化的时代所种下的苦果 , 现在正需要补上这一课 。 就像许多家庭中小孩成为父母的汉语拼音教师一样 , 在初步掌握了茶艺技能的学生也将成为父母高雅文化的启蒙老师 。 这一现象无异于在千千万万的社会细胞中植入了新的基因 , 激活这些细胞产生良性变异 , 从而有利于改善国民素质 , 形成文明健康的时代风气 。 校园茶艺也可以邀请家长参加 , 在轻松的茶文化氛围中 , 学校与家庭 , 学生与家长之间沟通信息 , 交流感情 , 消?quot;代沟 , 乐也融融 。 这种以茶为媒的沟通 , 远胜于某些地方和角落还存在着的那种庸俗的交际方式 , 也减少和避免社会不正之风污染校园净土 。 总之 , 校园茶艺天地广阔 , 前景光明 。 它在全国茶文化热潮中应运而生 , 也必将以强劲的动力推动这一热潮滚滚向前 , 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