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就被父母嫌弃?你们之间可能有“家庭时差”

彩虹合唱团又双叒叕火了 , 一首《春节自救指南》成了2017年的第一首神曲 。
当千军万马踏上回家路的时候 , 我们来聊聊春节回家的“水土不服”和应对之道 。

回家就被父母嫌弃?你们之间可能有“家庭时差”

文章插图

哪些人会选择离乡
回到故乡感到的格格不入 , 可能在离家之前就埋下伏笔 。 实际上 , 除了客观原因 , 价值观、性格等个人因素对于是否选择漂泊起到重要影响 。
人类的价值观和性格表现在个体的方方面面 , 也是行为的动机 。 在成年后 , 决定在哪里生活、工作也可能跟个人价值观有关 。
在国外的研究中发现 , 持有国际主义、重视自我成长和解放的子女 , 会搬到离父母家、离故乡更远的地方 。 比起守在父母身边的人 , 离开家乡的人开放性更高(独立思考、更愿意接受新鲜的事物)、移居大城市的人宜人性更高(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重视合作) , 而情绪波动大(神经质高) 。
根据我国对于流动农村人口的调查 , 流动的农村人口与常驻的农村人口在性格方面有明显差异:农村常驻人口更为保守、内向 , 而流动人口焦虑性更高 。
总结而言 , 离开家乡的人更加独立自我、喜欢冒险;而留在家乡的人更加传统保守、重视家庭 。 性格和价值观的不同自然也导致了归乡者与留在本地的人之间的差异与矛盾 。 认识到彼此的差异、并能尊重这些差异 , 是克服矛盾的第一步 。
家庭时差
对于常年漂流在外的游子 , 春节的时候渴望回家 , 但是真正回到家又会“水土不服”:由于过年放假 , 日常生活作息被打乱、很多人的睡眠有了大变化:再不用一早起床挤地铁、睡到日上三竿才是回了家 。 这样的变化 , 使得过年前后需要不短的时间来“倒时差” 。
但是心理上的“时差”更难克服:由于异乡和故乡在生活习惯、观点、人际相处模式等等方面的不同 , 让久居异乡的人已经适应了他乡文化的人 , 回到故乡的模式下 , 会产生很多不适应 。 有人称这种从异乡到故乡的不适应 , 叫做“家庭时差” 。
长期生活在外地的成人子女跟留在故乡的父母存在“时差” 。 从毕生发展的角度 , 父母和成年子女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着不同的核心冲突 。 从文化变迁的角度 , 生长在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 。 子女和父母存在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 , 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间的矛盾主要发生在六个方面:(1)沟通和交流的方式;(2)习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3)抚养子女的方式和价值;(4)政治、宗教、社会观念和意识形态;(5)工作态度和方式;(6)家庭观念和标准 。
如何“求同存异”是父母和子女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
跟一般意义上的时差一样 , 两地的差异越大、不适感越显著 。 规律的饮食、作息 , 按照当地的习惯安排时间都可以帮助克服生理时差 。 同样的策略可以用在克服“心理时差”上:在保持自己习惯、根据环境做出调整 。
如何克服“水土不服”
父母和成人子女之间存在不同的关系类型:和谐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很亲密 , 可以像朋友一样相处)、好坏参半型(父母为子女/子女为父母 , 提供很多物质支持 , 同时也有很高要求)、强制型(只是处于“亲情连接”的保持联系)、情感型(只有情感支持、没有实际帮助)、不和型(以矛盾冲突为主) 。 不同的关系类型也有不同的沟通相处模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