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教养传统、实际需要和惯性 , 中国父母与子女之间“好坏参半型”最多:作为一个家庭单元 , 父母与成人子女相互支持、也相互所取 。 随着来自父母的“帮助”(尤其是经济和实际帮助)增加 , 父母与子女的矛盾也会增加 。 不少父母认为自己有权力也有义务参与子女的生活、为他/她的生活提(zhi)供(shou)建(hua)议(jiao);而子女则可能在接受父母帮助的同时 , 高估了自己“独立性” , 不希望受到限制 。
在任何一种关系中 , 了解和评估双方的投入和需求都至关重要 。
在与父母相处时也是如此 。
但与父母相处又和普通人际关系不同 , 血缘的纽带无法割裂 。 从子女来说 , 要对父母有理解和包容 。 和父母(或其他家人)相处 , 诚实、诚恳、关爱、尊重是基本原则 。 对于不想面对的事情 , 也有一些建议:
l你不再是孩子、但他们永远是长辈和亲人:父母和子女需要彼此独立和空间 , 拒绝某个建议不代表拒绝来自父母的关心 。
l平等开放的沟通最重要:在纠结于某个话题之前 , 提前进行沟通 , 了解双方的状况、需求和愿望 。
l诚实最简单:与其费心劳力编谎话 , 诚实面对最简单 。
l措辞要讲究:根据场合和对象改变措辞方式 , 先示好再拒绝的“软钉子”更容易让人接受 。
l转移话题和注意:《春节自救指南》指明打麻将是大杀器 , 的确将重点转移、营造共同话题是有效的应对办法 。
l找借口离开现场:如果改变不了双方观点 , 不要恋战 。 “三十六计走为上” , 提前给自己准备“撤离计划” 。
参考文献:
1.Stieger S & Lewetz D (2016). Parent-child proximity and personality: basic human values and moving distance. BMC Psychology, 4:26
2.Yoku E (2016). Out of Sorts Around the Holidays? It Could Be Family Jet Lag,New York Times
3.Jokela M (2009). Personality predicts migration within and between U.S. stat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3(1), 79-83.
【回家就被父母嫌弃?你们之间可能有“家庭时差”】4.唐丹 。 个性与乡城流动关系初探 , 人口研究 , 2013 , 37(3):43-50.
5.Van Gaalen R & Dykstra P (2006). Solidarity and Conflict Between Adult Children and Parents: A Latent Class Analysi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68, 947–960
6.Clark et al (1999). Types of Conflicts and Tensions Between Older Parents and Adult Children. The Gerontologist, 39(3), 261 -27
文章插图
以上内容就是回家就被父母嫌弃?你们之间可能有“家庭时差”的内容啦 ,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哦!
推荐阅读
- 人为什么要回家?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 如果你回家之后不知道该做什么,就去找个庙逛逛
- 微量元素检测不靠谱,父母为啥还给孩子测?
- 双眼皮的父母为什么会生出来单眼皮的孩子?
- 热水泡jio、卡鱼刺别喝醋…医生的新年愿望,笑着就被感动了
- 年度热门 · 原来,富人为什么有钱,学校和父母从来没有对我讲过真话
- 转载 聚焦大荔大事件 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 小伙被拐18年回家认亲
- 光头强熊大回家小游戏玩法
- “孩子,今年春节就别回家了!” 真相看哭所有人
- 怎么与新接回家的兔子培养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