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蟹粥和功夫茶看安逸的岭南生活

背井离乡来深圳也不觉5年有余 , 却很少去深入体会这南方城市的风情 。 深圳留给我的一直都是激情有余 , 稳健不足 。 可能是我没有去真正领会这个移民城市的文化 。 除了每年夏天深圳那满街叫卖的小贩的荔枝 , 就是古人的“日啖荔枝三百颗 , 不妨常做岭南人”的千古诗句 。
【从蟹粥和功夫茶看安逸的岭南生活】 真正岭南文化可能要看潮汕一带 。 广东人爱吃 , 对吃也讲究 。 秋风起 , 螃蟹肥 。 刚刚立秋 , 我携家人好好品尝了一把蟹粥和功夫茶 。
今年不知怎么搞的 , 深圳连续十多天处于闷热状态 , 令人烦躁疲惫 , 胃口大减 。 不如锅粥调济胃口 , 鱼、肉滚粥食得多了 , 不如来只膏蟹肥虾滚粥 。 本来稻黄秋起时节的蟹肉才特别肥嫩 , 但夏季时节膏蟹却膏肥蟹香 , 那膏蟹粥端上来 , 光卖相就令人食指大动 , 金黄色的蟹膏飘浮在粥面 , 蟹肉的鲜香伴着滚粥的热气飘逸 , 着实令人垂涎 。 鲜美的蟹肉令粥水鲜甜可口 , 轻嚼蟹膏 , 又自然回甘 。 如果那粥底用上好丝苗混合珍珠米文火熬成 , 这膏蟹粥绝对是一上佳粥品 。
听得朋友谈到这蟹粥的做法也是讲究火候与配料的 。 首先是选择强壮新鲜二三两重的螃蟹洗净 , 剪下蟹足 , 去节和尖 , 再将蟹体一剖为二 , 去掉蟹内杂质;同时选上等白粳 。 煮时先倒洗清的米、蟹入锅加水 , 沸透时加入新鲜肉丝、虾仁、细姜末、料酒 , 粥宜稀薄为好 。 熬熟后 , 在起锅前加猪油、盐、味精、葱末、胡椒粉 。 煮成的蟹粥呈金黄色 , 油亮剔透 , 其味鲜美无比 , 别有风味 。 热粥会使人吃得直冒汗 , 全身感到舒服;蟹粥营养价值高 , 容易消化 , 更适宜老年人和小孩 在潮州食馆里品粥 , 而同时喝的那功夫茶也是一门很讲究的学问 。 功(工)夫茶何谓功夫?一指技艺,二指时间,三指感觉.种茶制茶得下功夫,泡茶冲茶要好功夫,品茶饮茶得有闲工夫.好功夫与闲工夫的组合,使品饮功夫茶真正十分有趣 。 第一有趣为功夫茶具的精巧.那一直沿用至今尚未出现更新替换的大如密柑、小似桔子的茶壶(潮洲人俗称冲罐.苏罐).薄似蝉翼而洁白如玉的茶杯,其独特的性能与用途,令人叹绝.那壶以紫砂泥壶为正宗. 第二有趣为冲泡方法的考究.沸水注入茶壶后约摸几十秒钟之后(首次时间可稍长一些)即要把茶汤倒出来,否则,时间一长就会把茶叶中一些影响香味的物质都溶解在茶汤里,影响茶汤的口感和色泽 , 此为怕泡.而往壶里注水时应环绕壶嘴和壶边高冲,切忌往壶心灌,以免淋破茶胆!斟茶时 , 又要把壶嘴降低,要临着茶杯飞快地反时钟方向轮番沥茶,茶汤流成线时是关山巡城,茶汤滴成点时是韩信点兵.巡城和点兵是要把茶汤尽快沥出,并在茶杯中分得均匀,因为先沥出的茶淡,后滴出的茶浓,浓淡必须分得均匀,方能使每一杯茶都完全一样.沥茶怕斟得高,高则茶汤注入杯子时会溅起泡沫,影响茶汤的色泽感.同时有爱人司壶,品茶自然美不胜收 。 第三有趣,是功夫茶喝惯了容易上瘾.夫茶的特点是闻起来香,喝下去苦,回过头甘.苦尽甘来,涩后回爽,有曲径通幽 , 豁然开朗的妙处.因其回甘而有生津止渴之效果,又因其喉底的清爽,忍不住又勾起再喝一杯的欲望.
伴着柔柔的音乐 , 吹着习习的晚风 , 静静地坐着 , 或倾听朋友的故事或回忆自己的往事 , 还有这美味的蟹粥和甘香的功夫茶做伴......岭南生活的感觉好极了 。 人生之乐事也莫不如此 , 夫复何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