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向都很相信一直言传下来的那些所谓的显而易见的常识,但是现在儿科专家在临床中发现,许多貌似真知灼见的育儿常识往往是错误的 。下面举出一些例子,也许可以帮助你走出这些“误区” 。
【你的育儿常识确保无误吗】你的育儿常识确保无误吗?
一、母乳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因此哺乳期越长越好 。
母乳喂养确实是对孩子尤其是六个月以内的婴儿的生长发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哺乳期过长对小儿的生长发育不利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日渐长大,对营养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原本母乳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糖以及其它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已远远不能满足小儿的营养需要 。
同时母乳的分泌量以及营养价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明显减低 。加外,哺乳期过长而不添加其它辅助食物,易导致小儿“唯奶是食、非奶不吃”,结果造成营养不良 。一般来说,哺乳期最短不能少于六个月,而以十至十二个月为合适,最长不应超过一岁半 。
二、小儿体温高于或低于37℃则表示小儿生病了 。
婴幼儿由于其体温调节机制尚未建立或机制尚不完善,因此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体温较成人变化大 。通常小儿在清晨的体温会低一些,傍晚的体温会高一些 。另外,在哺乳、喂食后,哭闹、玩耍或被拥抱时间过长时,体温都会有所升高,有时甚至高达38.3℃,这些都可以是正常的 。测体温时,肛门36至37.7℃,口含35.5至37.2℃仍然属于正常的范围 。由此可见,不能一概认为体温高于或低于37℃就是生病了 。当然,如果是体温持续上升,同时伴有其它症状出现,则应就诊 。
三、小儿肥胖意味着强壮,因此小儿吃得越多越好 。
其实,肥胖和强壮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强壮是指在合理营养情况下小儿长得精神饱满、红润结实,而肥胖则是营养过剩的一种表现 。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对小儿的健康是一种潜伏的危机 。一醒即吃,吃饱即睡,卧床多于活动,动辄进补,小儿稍不愉快则巧克力、宝宝康、赖氨酸、人参蜂王浆等等侍候,导致小儿自身生理节律和免疫功能得不到合理调节,虚而胖之,抵抗力减弱,疾病也就接踵而至 。小儿从小就开始发胖,成年后患糖尿并高血压、冠心病的机会比健壮小儿大得多 。因此合理的饮食、合理的膳食结构、合理的营养是小儿健康成长的保证 。
四、小孩活动过多就是患了“多动症” 。
现代某些家庭对小孩的重视甚至溺爱,往往使小孩较活泼天真 。但是有些父母见到小孩活泼好动说认为患了“小儿多动症”,这是错误的 。应该提出的是,“多动症”也叫“注意力不集中症”,这是需要通过小儿科医生或小儿精神科医生检查才能确诊的,而不能简单认为活动过多就是“多动症” 。“多动症”多采用综合治疗,包括引导教育、药物治疗等,而一般的小孩活动过多,则不需要药物治疗,而重在引导说服 。
推荐阅读
- 4种营养不良表现 威胁你的健康
- 日常生活小常识 搓手的保健功效
- 冬天保暖必知常识
- 养生常识 饭后保健不如饭前养生有益健康
- 瘦身运动的基本常识
- 常识 不可不知抽脂的5个秘密
- 10个必知护牙常识
- 春天健康保健养生小常识
- 养生常识 吃糙粮老少皆宜
- 健康常识 养生晚餐三忌之晚荤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