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镫锋:在台湾 , 茶道是比较普及的 , 一般民间的交往 , 大家都很重视 , 到处可以看到各种喝茶的地方 , 布置得比较雅致 , 而且在泡茶的时候 , 会配合点香、插花等各种细节 。 从台湾南部到北部 , 茶道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休闲和养生养心的方式 , 已经非常寻常 。
据我了解 , 大陆对于茶道不太普及 , 在武夷山的店家看起来家家很重视 , 但是整体手法和布置都比较粗糙 , 境界还差一些 , 很多店家主要为了招徕客人 。 我来大陆不算多 , 所以很多好地方没机会去 , 但也有让我印象深刻的 。 比如几年前我去浙江安吉就遇到一家很不错的茶店 , 店名很有意思 , 叫做“第一滴水” , 主人是做收藏的 , 所以布置得很有水准 , 非常大气 , 我带了自己烧制的陶器去那儿 , 并用自制器具和独创“心门”泡法演绎了“第一滴水”六款茶和自带的两款茶 , 感觉很好 , 很有共鸣 。
采访人员:茶具是茶道最具表现力的载体之一 , 怎么想到把书法和茶道融入到陶艺中去呢?
邱镫锋:一杯好茶是个体美的结晶 , 需要整体的相互作用和个体的修养 , 前者比如好的茶叶、水、环境、泡法等 , 后者则是完美的茶具 。 苏东坡是品茗行家 , 他有所谓“饮茶三绝”之说 , 即茶美、水美、壶美 。
品茶之道 , 茶的好坏是最重要的 , 但是必须要相应的其他条件与之相配才能获得绝妙的品位 。 苏东坡认为上品之茶一定需用上品之水相配 , 甚至对煮水泡茶之水沸时的温度状态也有要求 , 正如他在《试院煎茶》诗中有很生动的说法:“蟹眼已过鱼眼生 , 飕飕欲作松风鸣 。 蒙茸出磨细珠落 , 眩转绕瓯飞雪轻 。 ”他认为煮水时 , 当水中的气泡如蟹眼般大小到鱼眼大小时 , 水沸时的飕飕声犹如风吹松树时一般 , 水中的细小气泡起起落落 , 不停旋转仿佛飞舞的雪花 , 这时水的火候用来泡茶最好 , 如果再煮便过了 。 苏东坡烹茶时 , 对使用的器皿也是很有一套讲究 , 他还自己设计了一种特制的茶壶用来烹茶 , 名曰“东坡壶” 。 此壶上题有“松风竹炉 , 提壶相呼”的诗句 。
我之所以要自己去做陶艺 , 也是因为喝茶的缘故 。 我练习书法40年 , 研究陶艺20年 , 最初我用各种材料如纸张、木头来表达我的书法 , 后来我又尝试在陶器上来表达 , 然后再去加热烧制 , 花了两年的时间 。 我发现在陶器上最大的挑战是烧制后有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 , 遗憾的是让别人烧制经常达不到我的要求 。 为了实现自己的表达 , 我决定自己去学习陶艺 。 我差不多花了三五年时间从头开始学习 , 然后我开始边创作边研究陶艺本身的材质 , 渐渐地 , 我觉得当我用不同的心情上釉色 , 出来的颜色和效果会截然不同 , 这太让我着迷了!只有安静投入地把每一个步骤做好 , 才可能出来好的作品 。
采访人员:您是专门从事生活陶艺 , 特别是茶具的陶艺 , 好的陶艺应该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推荐阅读
- 紫砂陶艺和紫砂壶的基本概念
- 如何鉴别紫砂壶名家印款真伪?
- 清代壶艺名家陈鸣远
- 中国紫砂名家杨凤年
- 紫砂名家陈仲美
- 近代紫砂壶名家黄玉麟
- 蒋彦:古朴的"大汉"陶艺
- 紫砂名家:刘小酩谈由茶感悟
- 茶具紫砂名家--施福生
- 中国紫砂名家:杨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