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名茶之大红袍

大红袍 , 字面诠释是大红色的衣袍 。 一般用作红色植物的比喻和代称 。
最著名的是茶叶大红袍 , 产于福建武夷山 , 属武夷岩茶 , 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 品质优异 。
另外有与大红袍同名的豆科植物“扁皂角”;浙江余杭等地的主栽桔子品种;京剧传统剧目;同名商标如甘肃省东乡县名牌花椒;霹雳布袋戏虚拟人物等 。
1、名称来历
1385年 , 明朝洪武十八年 , 举子丁显上京赴考 , 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 , 腹痛难忍 , 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 , 和尚取其所藏茶叶泡与他喝 , 病痛即止 。 考中状元之后 , 前来致谢和尚 , 问及茶叶出处 , 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 , 将其披在茶树上 , 故得“大红袍”之名 。 状元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 。
状元回朝后 , 恰遇皇后得病 , 百医无效 , 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 , 皇后饮后身体渐康 , 皇上大喜 , 赐红袍一件 , 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读kē)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 , 同时派人看管 , 采制茶叶悉数进贡 , 不得私匿 。
从此 , 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 , 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 。 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 , 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 , 因此被称为大红袍 。
2、制茶工艺
采摘
大红袍的采摘与一般红绿茶不同 , 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交成熟(开面三四叶) , 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 。
鲜叶不可过嫩 , 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 , 过老则滋味淡薄 , 香气粗劣 。
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 , 不得混淆 。
初制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 , 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 。
其制法极为精细 , 基本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 。
萎凋
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 。 其标准为新梢顶端弯曲 , 第二叶明显下垂且叶面大部分失去光泽 , 失水率约为10%~15% 。
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 。 其中日光萎凋是最好的萎凋方式 。
萎凋时 , 将鲜叶置于谷席、布垫等萎凋器上 , 摊叶厚度12kg/m2 。 阳光强烈时要二晒二凉 , 晒青程度以叶面光泽消失 , 青气不显 , 清香外溢 , 叶质柔软 , 手持茶梢基部 , 顶叶能自然下垂为度 。
做青
做青是形成大红袍品质的重要阶段 , 是一个继续萎凋和发酵相结合的过程 , 其技术性极强 , 一方面促使多酚类化合物发生酶性氧化 , 另一方面又要限制其进行速度 。
做青时要以特有的手势摇青 。 将水筛中的凉青叶不断滚动回旋和上下翻动 , 通过叶缘碰撞、摩擦、挤压而引起叶缘组织损伤 , 促进叶内含物质氧化与转化 。
摇后静置 , 使梗叶中水分重新均匀分布 , 然后再摇 , 摇后再静置 , 如此重复7~8次 , 逐步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征 。 摇青次数和时间 , 视青叶的变化(香型与叶色)而定 , 俗称“看青做青” 。
在后半阶段 , 必要时辅以“做手” , 弥补摇青不足 。 “做手”乃甩双手左右将叶互碰 , 反复数次 , 但不可使劲用力 , 动作力求自然 。
一般摇青规律先轻后重 , 静置时间先短后长 , 多摇少做 。 优质原料 , 则只摇不做 。
判断做青适度与否 , 通常于亮处透视第二片叶 , 以叶面呈亮黄色 , 叶缘呈焦枯色 , 近叶缘之叶内呈淡黄色 , 靠近主脉及叶柄处呈淡黄绿色 , 俗称“三节叶”为做青叶的理想状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