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去龙井喝茶每次去杭州都喜欢去龙井 , 就是赵州和尚口中的“三字禅”——吃茶去!仲夏的一天上午 , 我们一行走在风景秀丽的狮峰山麓 。 市内气温高达40度 , 而一路上浓荫蔽天 , 清风徐来 。 真是“重重叠叠山 , 曲曲环环路 。 叮叮咚咚泉 , 高高下下树” , 好一个清凉世界 。 很快 , 我们过了由乔石同志题写的“龙井村”高大的木结构牌坊 , 到了龙井村里 。 时隔半年之久 , 龙井村已恢复了明清建筑风格 。 两旁村居都是?shy;梁飞檐 , 粉墙青瓦 。 四方游人 , 如过shy;之鲫 , 来来往往 , 好不热闹 。 我们坐在老茶农徐济生老师的小园中 。 济生兄世居龙井 , 开山种茶 , 是一位地道的茶农 , 过去还当过生产队长 。 在一颗有百年树龄的古榆下 , 济生兄到溪流中取水 。 溪泉清澈 , 藻草横行 , 水质纯厚 。 听济生兄说 , 别看这小溪狭狭的一条 , 上面不远处就是它的九溪源头 , 可一直通到钱塘shy;里呢 。 溪水煮熟后 , 济生兄用透明的玻璃杯shy; , 经shy;热水冲洗 , 再撮放龙井茶叶 。 由于杯子经shy;过热水 , 余热激发茶香 , 济生兄把杯子凑到我的鼻端 , 顿时一股清香冲出 , 沁人心田 。 然而再向杯shy;中倾入80度的热水三分之二许 , 稍候片刻 , 摇匀茶叶 , 此时正如古人所说:“汹汹乎如涧风之发清吹 , 浩浩乎如青空之行白云 。 ”“轻烟细沫蔼然浮 , 爽气shy;烟风雨秋 。 ”这时热水水汽袅袅上腾 , 龙井茶香随之弥漫开来 。 细细啜时 , “生两腋之风 , 兴飘飘于蓬岛”,尽可得茶中真趣 , 个中三味矣 。 人们说:“龙井泉泡龙井茶”,品尝龙井茶 , 那真是人生难得的享受普洱茶的作用 , 真正的一次身心洗礼 , 灵魂升华呀 , 我们可谓是“偷得浮生半日闲”!济生兄家向北百米 , 即是西湖龙井茶的发源地和核心茶区——老龙井御茶园 。 这里山姿绰约 , 树影扶疏 , 茶园青青 , 泉水汩汩 , 满眼皆是风景 。 济生兄告诉我 , 这里原有胡公庙 。 抬眼层峦叠嶂 , 人行其中 , 如在井中 , 很难走 , 故叫龙井 。 我听后 , 及至读到明代天顺七年谢辅写的 《龙井感应碑记》 时 , 使我进一步了解了龙井名称的由来 。 碑曰:“钱塘西行一舍许 , 有胜地曰龙井 。 群山环护 , 奇石行立 。 如奔如扑 , 如趋如伏 , 如龙翔 , 如凤舞 , 扶舆磅礴而郁积 , 世传谓有龙宅其中 , 故名曰龙井 。 ”站在老龙井潭边 , 济生兄指着潭壁上“老龙井”石刻 , 说 , 这是苏东坡的手迹 。 这时我想起明代张岱所说:“南山上下有两龙井 , 上为老龙井 。 一泓寒碧 , 清冽异常 。 ……其地产茶 , 逐为两山绝品 。 ”袁宏道也说:“龙井泉既甘澄 , 石复秀润 , 泠泠可爱 。 ”紧接着济生兄用竹竿在泉水中轻轻一搅 , 待水波平静后 , 水面上就出现了象头发丝那样的水纹线 , 缓缓漂移 , 把水面一分为二 , 这就是俗称的“龙须”了 , 我们深深地叹服造化的神奇 。 北宋元祐四年(1089) , 苏东坡出任杭州知州 。 是年岁末 , 他得知有位叫南屏谦师者 , “妙于茶事 , 自云得之于心 , 应之于手 , 非可以言传学到者 。 ”于是十二月二十七日 , 东坡特地去拜访 , 南屏谦师听说苏知州驾到 , “远来设茶” , 十分欢洽 。 苏东坡作诗云:“道人晓出南屏山 , 来试点茶三昧手 。 忽惊午盏兔毫斑 , 打作春瓮鹅儿酒 。 天台乳花世不见 , 玉川风腋今安有 。 东坡有意读茶经 , 会使老谦名不朽 。 ”东坡老师还与辩才法师等在老龙井留下了大量品茶唱和诗 , 成为千古佳话 。 相传清乾隆帝六下shy;南 , 四清肠茶次到龙井采茶品茗 。 并将龙井茶列为贡茶 。 乾隆二十七年(1762)三月甲午朔日 , 乾隆帝第三次南巡杭州 , 畅游龙井 , 并在老龙井泉品茶 。 他所作 《坐龙井上烹茶偶成》 诗云:“龙井新茶龙井泉 , 一家风味称烹煎 。 寸芽出自烂石上 , 时节焙成谷雨前 。 何必龙团夸御茗 , 聊因雀舌润心莲 。 呼之欲出辩才出 , 笑我依然文字禅 。 ”那十八颗御茶树 , 至今仍苍翠欲滴 , 生机勃勃 。 据说毛泽东主席也喜好饮茶 , 而且精于品茶 。 他最爱的茶 , 就是西湖龙井 。 毛主席生前四十多次来杭州小住或考察 , 多次来西湖龙井采茶品茶 。 有一次当看到一杯用虎跑泉取来活水煮水泡的龙井茶 , 清香四溢时 , 凝神看了杯中深浮的绿色尤物 , 闭目闻了闻沁人心脾的茶香 , 然而轻轻啜了一小口说:“虎跑水泡龙井花 , 天下一绝 。 ”2003年4月12日在龙井新落成了“毛泽东采茶处”纪念碑和“宽余亭 。 ”济生兄还告诉我们 , 去年下半年 , 国民党民誉主席连战老师来大陆时也特地来老龙井品茗 。 明代写 《玉簪记》 、 《节孝记》 的著名戏曲家 , 藏书家高濂也精于茶事 。 他写过一篇记在三生石旁盛夏月夜品茗的风雅往事 , 寄情于月光山色之间 , 得茶禅之味而超逸绝尘 , 颇为出色 。 他说:“山僻景幽 , 云深境寂 。 松阴树色 , 蔽日张空 。 人罕游赏 。 炎天月夜 , 煮茗烹泉 , 与禅僧诗友分席相对 , 觅句赓歌 , 谈禅说偈 。 满空孤月 , 露浥清辉;四野轻风 , 树分凉影 。 岂俨人在冰壶 , 直欲谈空玉宇 。 寥寥岩壑 , 境是仙都最胜处矣!忽听山头鹤唳 , 溪上云生 , 便欲驾我仙去 。 欲抱尘心 , 萧然冰释 , 恐朝来去此 , 是即再生五浊欲界 。 ”我们平湖清代名人高士奇老师在他的 《茶》 文中云:“吾乡龙井 , 径山所产茶 , 皆属上品 , 偶移其种于圃中栽之 , 发花极香 。 春末 , 绿牙新吐 , 访得采焙之法 , 手自制成 , 封缄白垂瓦中 , 于评赏书画shy;时 , 瀹泉徐啜 , 芳味绝伦 。 茶喜山石荫密 , 此地无山 , 故不能多植 , 然亦足解玉川之癖矣 。 ”看来 , 我们这位老乡也极喜品龙井茶 。 并十分爱惜 。 不是吗 , 他要非等到“于评赏书画a.
推荐阅读
- 龙井茶是什么颜色?,普洱茶品牌排名
- 喝茶莫忘勤洗杯
- 养出好气色就喝茶
- 浴室洗澡触电身亡该谁来背锅?
- 如何去掉视频中的声音
- 信阳茶文化节效益分析及发展思路,爱喝茶
-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的缩写 中国茶文化与茶审美认知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可移植文档格式文件的扩展名,西湖龙井属于绿茶吗
- 紫薯花卷怎么做 紫薯花卷的做法
- 我们为什么不去越南芽庄?“全球最美小镇”上的暴力与欺骗
- 不锈钢上的标签怎么去掉 不锈钢上的标签如何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