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普洱茶( 二 )


此外,产于我国江苏无锡太湖中的东、西洞庭山上的碧螺春、南京的雨花茶、“松萝香气盖龙井”的安徽休宁的松萝茶、黄山的毛峰茶、“色香幽细比兰花”的庐山云雾茶、河南信阳的毛尖茶、云南的普洱茶和沱茶……等等,都是举世瞩目的名贵好茶 。
二:探寻普洱茶:什么的干活?
产于云南的普洱茶 , 自唐宋以来 , 就是中国久享盛誉的传统历史名茶 , 从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焖普洱茶助消化 , 到清王朝被作为岁岁朝贡皇帝的贡茶;从20世纪70年代港、澳、台、韩国、日本掀起的普洱茶热 , 到目前在神州大地和很多国家开始普遍饮用 , 这一切都源自云南普洱茶独具的魅力 。
1普洱茶因普洱县而得名 , 已成为独具风格的特种茶类
按茶叶以产地命名的方法 , 产于普洱县的各种茶 , 都可称为“普洱茶” , 但这种“普洱茶”仅是普洱县产的各种茶的统称 。
普洱县是中国云南省南部的一个民族自治县 , 全称云南省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 普洱在西汉时属益州哀牢地;东汉时属永昌郡;唐南诏时期名步日睑;宋名步日部;元改元江路;明洪武十六年(1383)普洱治地改名为普耳;明、万历年间改称为普洱;清、雍正七年闰七月(1729) , 置普洱府 , 直至民国二年普洱府撤销 , 历时184年 。 民国二年起废府设县 , 并将宁洱县改为普洱县 。 民国六年复改名宁洱县 , 直至1950年 。 1951年1月1日 , 宁洱县更名为普洱县 , 一直至今 。 普洱茶名应是在明?洪武十六年(1383)有普洱地名后而得名 , 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 1799年 , 清《檀萃滇海虞衡志》卷十一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 , 出普洱所属六茶山 , 一曰攸乐 , 二曰革登 , 三曰倚邦 , 四曰莽枝 , 五曰蛮瑞 , 六曰慢撒 , 周八百里 , 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 , 茶客收买运于各处 。 ”这一记载 , 记述了普洱茶产地和普洱茶得名的情况 。 在茶组植物分类中 , 普洱茶又是茶组植物的一个种名 , 是云南分布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茶组植物 , 是我国珍贵的茶树种质资源材料之一 。
西双版纳古老茶区勐腊县海拔1900米的孔明山 , 现存高达9米的茶树多株 , 相传三国时代孔明南征明(公元225年)由士兵们撒籽成茶 。 直至今天 , 当地民族仍称茶树为“孔明茶” , 山为“孔明山” , 尊称孔明为“茶祖” 。 每年旧历七月十六日孔明出生这天 , 当是民族有纪念孔明 , 以茶赏月 , 放“孔明灯”(一种扎成象皇帝帽子的灯) , 跳民族舞的“茶祖会” , 以此纪念“茶王树” 。 清道光年间《擅萃滇海虞衡志》云:“茶山有茶王树 , 本武候(孔明)遗种 , 至今夷民祀之”的记载 。 这些记载和保存下来的大茶树说明 , 普洱茶的栽培利用历史约有1700年左右 。
2003年3月1日实施的《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03—2003《普洱茶》中 , 规范了普洱茶的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 , 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 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 , 香气独特陈香 , 滋味醇厚回甘 , 叶底褐红 。 ”这里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云南省一定区域 , 即今思茅、版纳、临沧、保山、德宏、大理等地州的产茶县;二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三是经过后发酵;四是具有独特的外形和内质特点 。 因此 , 普洱茶经过了从以地名命名而成为具有独特外形和内质特点的特种茶类 。 严格地讲 , 大叶种晒青茶和以其压制成型的各种紧压茶 , 在其没有经后发酵变成红汤以前 , 是不能称之为普洱茶的 , 它只是制作普洱茶的原料 , 属于绿茶类 。 只有经过后发酵 , 具有其特定的外形、内质特点以后 , 才能称为普洱茶 。 后发酵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将大叶种晒青茶和以其压制成型的各种紧压茶长期自然存放 , 使茶叶内的茶多酚物质缓慢的氧化变成普洱茶 , 这种普洱茶的变化时间较长 , 至少在十年以上 , 甚至更长 , 这种自然陈化的普洱茶 , 质量较好;第二种办法是将晒青茶用人工速成后发酵的办法制成普洱散茶并以其为原料压制成各种紧压茶 。 这种普洱茶能满足人们对普洱茶的现实需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