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普洱茶( 五 )


1793年(乾隆58年)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 , 接见英使团 , 并在万树园设宴 , 乾隆帝婉言不准所请 , 不予同意 , 但礼尚往来 , 回赠英使团大批珍贵礼物 , 其中就有普洱茶 , 女儿茶和(普洱)茶膏.据清代文豪曹雪芹着《红楼梦》第61回写道:”…林之孝家的又向袭人等笑着说:该闷些普洱茶喝 。 袭人、晴雯二人忙说:闷了一大缸子女儿茶 , 已经喝过两碗了 。 ”一可见普洱茶在雍正、乾隆等年间的鼎盛名气 , 二可见曹雪芹那除却普洱(茶)不是茶的独钟之心 。
清代 , 阮福专着《普洱茶记》称为:“普洱茶名遍天下 , 味最酽 , 京师尤重” 。 清代《新纂云南通志》称:“普洱之名在华茶中占特殊位置 , 远非安徽、闽、浙(茶)可比” 。 清代学者赵学敏着《本草拾遗》中提出普洱茶的药性及功能为:“普洱茶清香独绝也 , 醒酒第一 , 消食化痰 , 清胃生津功力尤大 , 又具性温味甘 , 解油腻、牛羊(肉)毒 , 下气通泄” 。 《普洱府志》记为:“普洱茶名重京师” 。 在大众茶已普遍受欢迎基础上 , 清廷将普洱茶首次列为“贡品 , 分芽茶、团茶两种” 。 同期志学家张泓着《滇南新语》中记有:“普茶珍品 , 有毛尖、芽茶和女儿之号 。 女儿茶亦芽茶之类 , 取于谷雨后 , 皆夷女采治货银以积妆资故名” 。 女儿茶在此时随贡入京 。 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 清庭复将普洱贡茶改为:“团茶(内分5、3、1、0.4、0.14斤五种)、锡瓶装蕊茶和芽茶、缎绵木匣装茶膏” , 称为八色贡茶 。 阮福着《贡茶案例》中记述采办情况为:“每年进贡之茶 , 列于布政司库银息项下 , 动支一千两 , 由思茅厅领转采办 , 并购茶瓶、缎匣、木箱等 , 其茶在思茅本地收取” 。 同文记普洱贡茶采摘情况为:“于二月(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者 , 谓之毛尖作贡 , 贡后方许民间贩(买运)茶 。 ”《普洱府志》记为:“农历二月开始采茶 , 芽头细嫩且多白毫(毛)者为毛尖 , 农历三~四月采摘为小满茶 , 六~七月采摘为谷花茶” 。
云南从1938年开始生产红茶 , 并引进炒青绿茶的加工 , 1945年开始生产蒸青绿茶 , 1964开始生产大叶种烘青绿茶 , 因此 , 1938年前 , 云南只产晒青茶 , 即用云南大叶种鲜叶 , 经杀青、揉捻、晒干而成 , 所以 , 历史上的普洱茶 , 泛指云南原思普区(今思茅、西双版纳)的晒青绿茶和以其为原料压制成各种形状和规格的紧压茶 , 包括七子饼茶、方茶、沱茶等 , 集中普洱府所在地(今普洱县)交易而得名 。 因云南地处云贵高原 , 历史上交通闭塞 , 茶叶运输靠人背马驮 , 从滇南茶区运到滇西北、西藏和东南亚及港澳各地 , 历时至少一年半载 , 茶叶在长期贮运过程中发生缓慢的自然发酵 , 干茶外形色泽逐渐变成红褐 , 汤色变得红艳 , 滋味回甜 , 变成人们喜爱饮用的普洱茶 。 这种普洱茶 , 就是现在人们称之为的“生普洱” , 亦称“传统普洱茶” 。 1973年 , 为满足国际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 , 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在昆明茶厂用晒青茶经速成后发酵和陈化处理 , 制成现在风格的普洱茶 , 这种普洱散茶与以其压制成的各种紧压茶 , 就是现在人们称之为的“熟普洱”和“现代普洱茶” 。
普洱茶的贸易始于唐朝 。 普洱茶作为专用名词最早出现于南宋 。 李石《续博物志》记载:“西潘之用普茶 , 已自唐 。 ”普茶 , 即普洱茶 。 元代 , 普洱茶已成为各族人民在市场交易的重要商品 。 谢肇制的《滇略》一书有“士庶所用 , 皆普茶也 , 蒸而团之 。 ”的记载 。 “蒸而团之” , 说明当时已有加工揉制的“紧茶”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