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家风

【和尚家风】印度佛教进入汉地,遇到了新问题,如原始佛学的理论是四谛,四谛以苦谛为首 。 佛教要信徒承认人世间充满苦难,有生老病死之苦、欲望难以满足之苦、目的难以实现之苦、环境变化和际遇改变之苦……总之是苦难的人生 。 如何解脱呢?办法是活着吃尽千般苦 , 以换取涅幸福 。 所以印度的和尚是苦行僧 , 树下一宿 , 僧衣一袭 , 托钵乞食 , 乃至以自残的方式缩短成佛之路 。 中国人重现实人生 , 只修今生 , 不问来世 , 诸多方面与佛教教义格格不入 。 如中国的传统观念是“不孝有三 , 无后为大” , 生子必娶妻 , 且妻妾成群作为显贵的标志 。
当佛教文化破关而入时 , 华夏以泱泱大国的风度欣然接受 。 但却又以卓越的辨别力、选择力对其分而治之 , 或吸取 , 或改造 , 或排斥 。 就以女色言之 , 中国的皇帝有三宫六院 , 他们不能容忍和尚不娶妻 。 罗什是西域高僧 , 名闻遐迩 , 前秦荷塘苻坚欲接来中土传法 。 建元十八年(382)年他遣吕光等出兵西域 , 攻下龟兹 , 终获罗什 。 吕光却强迫罗什娶龟兹国王的公主为妻 , 不从则用酒灌醉 , 置二人于密室 , 迫使罗什破戒成亲 。 后秦弘始三年(401) , 国王姚兴派人去凉州迎罗什入长安 , 请入西明阁和逍遥园讲经释经 , 待以国师之礼 , 但这位国王不能忍受名僧后继无人 , 于是赠美女10名 , 令其纳为妻妾 。 罗什不敢不从 。 中国僧人欲步其后尘 , 罗什无可奈何地告戒大家“但采莲花 , 勿取臭泥” 。 这件事充分地说明中国和尚或者要在中国做和尚就必须选择中国人的活法 , 活得舒心 , 不拒绝教义许可的享受 , 若有违佛教戒律便可修改戒律也不能抛弃享受而选择吃苦 。 苦尽量少吃 , 和尚却要做 。 所以当中国茶风大盛成比屋之饮时 , 和尚们毫不犹豫的种茶、制茶、饮茶 , 引茶入佛 , 乃至成为和尚家风 。
和尚与茶结缘的最早传说是在西汉时 , 四川蒙顶山山顶有座甘露寺 , 寺里有个普慧禅师,俗名吴理真 , 他在上清峰顶植茶7株 , 茶树“有云雾覆其上 , 若有神物护之者” 。 植7株取北斗星座之数 。 春天采摘时 , 由县令择吉日 , 沐浴斋素 , 着朝服 , 率僚属 , 设案焚香 , 跪拜再三 。 然后选12位僧人入园 , 每芽取一叶 , 共采365叶 , 再交僧人焙制 , 入瓶封装 , 入贡京都 。 12位僧人代表一年有12个月 , 采365叶代表一年有365天 。 四川饮茶历史悠久 , 可追溯到西汉时代 , 以茶入贡可追溯到周初 , 但说蒙顶茶最早系僧人所植便有违历史的真实 。 西汉乃至东汉初年 , 虽有少量寺院 , 但只为引进高僧并供胡商礼佛 , 法律上不许国人当和尚 。 佛教登上蒙山不会早于东汉 。 “扬子江心水 , 蒙山顶上茶” , 蒙顶茶是汉唐时代名茶 , 这则传说虽非信史 , 不足为据 , 但透露了一点历史信息:中国僧人居名山名寺 , 很早很早就开始植茶 。
僧人饮茶的历史晚于儒生和道士 。 陆羽《茶经•七之事》条列48事 , 多与儒、道有关 , 但佛教茶也有记载 , 文曰:“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 , 常服小石子 。 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 , 所余茶苏而已 。 ”
这一条出于《晋书•艺术传》 , 单道开是西晋(265~316)末著名僧人 , 据史书他昼夜不眠 , 诵经40万言 。 他生活在佛、道混淆的历史时期 , 王公士大夫多误以为佛教即本土黄老之学 , 这位单道开虽是僧人 , 却学道家服食 , 并将茶与紫苏合煮作饮料 , 为僧人茶事之先 。 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品茗 , 而是以茶为药 , 提神醒脑、驱寒温胃 。 他的茶苏大半源于道教的服食养生 , 而非僧人独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