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门寺茶会的思考,霍山黄芽


关于法门寺茶会的思考,霍山黄芽

文章插图

关于法门寺茶会的思考二十年是浪费时间 , 但却会给人留下历史的印记 , 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 尤其是在文物古迹方面 。 法门寺的历史文化就是这样 。 1987年4月3日 , 法门寺宝塔地宫出土了一大批稀世珍宝 , 其中一件是唐代皇室收茶的一整套金银茶器 , 引起了海内外茶文化界的高度关注 , 以至于围绕此宝物争论的话题更加广泛 , 学术研究的课题不停的在拓展 , 愈辩愈新 , 从未停止过……2008年11月8日至9日 , 法门寺博物馆隆重举行了“法门寺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暨法门寺博物馆建馆20周年纪念”大会 , 自然又刮起了一阵研讨旋风 。 让我们再次剥去历史的尘埃 , 把当时在地宫后室的坛场中心供奉着的一套以金银质为主的系列茶具 , 曾是以唐僖宗皇帝小名“五哥”为标记的茶具实物为主题加以论说 , 铁观音茶具这是陆羽茶经中都从未记载过的事件 , 也是我国20世纪及世界考古史上和茶文化考古研究中的最重要、最重大、最有意义的发现 , 从而也揭开了唐代茶文化研究的新一页 , 从根本上揭示出了中国茶叶及茶文化与日本等诸国的渊源关系 。 据地宫出土 《衣物账》 碑记载 , 地宫安奉唐懿、僖宗皇帝供奉的茶具为:“笼子一枚 , 重十六两半 。 龟一枚 , 重二十两 。 盐台一幅 , 重十三两 。 结条笼子一枚 , 重八两三分 。 茶槽子、碾子、茶罗匙子副七事 , 共八十两……琉璃钵子一枚 , 琉璃茶碗托子一副”等 。 另外 , 还有长柄银勺、银则、菱弧形银方盒、盘圆座银盐台 , 无疑都属于茶器 。 还有 , 秘色瓷器中的小碟、琉璃器中的盘子 , 都可视为唐代宫廷饮茶过程中的器具……正如唐朝陆羽所说:“茶之为饮于国朝(唐)” 。 从这一件件实物中就可以看出 , 皇宫里头的饮茶在唐朝时期堪称绝顶之峰 , 最为豪华奢侈、最为讲究、最为精细、最为纳贡 , 好像成为国家的一件大事 。 当时唐朝湖州刺史张文规留有 《湖州贡焙新茶》 就是例证:“凤辇寻春半醉回 , 仙娥进水御帘开 。 牡丹花笑金钿动 , 传奏湖州紫笋来 。 ”这首诗就是真实描写了当年浙江长兴顾渚山紫笋茶是如何进贡朝廷的情景 。 还有唐朝诗人李郢在 《茶山贡焙歌》 诗中写道:“驿骑鞭声宕流电 。 半夜驱夫谁复见?十日王程路四千 , 到时须及清明宴 。 ”从江南著名茶乡 , 再到大唐长安城里的皇室 , 一年一度的清明茶宴红极一时 , 也让皇帝快乐一生 , 最后他们将欲饮茶珍惜器皿都送封到皇家的寺院——法门寺 , 陪奉礼献佛祖释迦牟尼的指骨舍利 , 把茶禅一味的涵义尽情的释放 , 无不让后人感慨万千 。 当然 , 对我来说感慨万千的还要数法门寺茶文化学术研讨会 。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 当茶文化的劲风吹拂到我国众多的大中城市 , 法门寺宫廷茶具就像一件很有吸引力的磁石 , 吸引来了海内外众多的茶商、茶企和茶馆经营者 , 这也让“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陕西茶叶事业大受益处 。 随着法门寺博物馆茶文化学术活动的屡次举办 , 提高了国人对陕茶的再认识 。 首先是拉动了陕西茶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复苏了古城西安的茶馆业;三是茶文化研明前茶究和一大批茶人走向了全国乃至国际;四是佛教文化中的茶禅风味现象更加突显;五是陕西茶经济、茶产业、茶品牌名扬海内外 , 这都是茶文化的魅力无穷……陕西在文化强省的战略中 , 法门寺茶文化成了一个特别的文化符号 。 就史论茶史 , 还是唐朝诗僧皎然说的好:“孰知茶道全尔真 , 唯有丹丘得如此 。 ”法门寺地宫唐代宫廷茶具就凝聚着唐代的茶道的全部内容 , 无不说明了这么一个焦点问题 , 茶文化源于中国 , 后才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地 。 说得更确切一点 , 茶和茶叶文化从我国传至日本 , 大约在八世纪末、九世纪初 。 茶道即唐代茶道文化出现在二、三十年后 , 茶道和中国的茶籽、茶树一起传到了日本 。 明代航海家郑和 , 远涉重洋把茶和茶文化带往南亚诸国以及非洲等国 。 但是 , 由于近代以来中国茶道和茶艺形式在本土衰落 , 使一些人对此产生了怀疑 , 才在国际间争论不休 。 好在法门寺地宫唐代宫廷茶具的出土 , 再次证明了茶道的故乡在中国 , 是在古老的黄土地上所开创、所发展 , 而成熟 。 这些年来 , 在国际茶文化学术交流中 , 其观点基本得到了认可与统一 , 不必再议了 。 茶兴于唐盛于宋 , 其点茶程序广泛推崇 , 就连日本茶道中的抹茶冲点方法 , 是始于我国宋代的点茶法 。 然而 , 在品茗悟道中 , 唐代宫廷茶具的话题更加趋向民间化 。 例如 , 有好多人曾经与我探讨 , 就法门寺宫廷茶具的演绎 , 说明皇宫中喝茶极为讲究 , 经过碾罗煎品等程序 , 后茶叶一点也不剩余 , 全是吃掉了 , 可谓“吃茶去” 。 我的家乡就在法门寺 , 而我们的父老乡亲喝茶是采用熬茶的办法 , 把粗大笨的“陕青茶”抓一撮 , 放进铁皮罐中 , 酌上冷水用柴火熬 , 茶汤如药 , 味道极苦 , 可以说将茶的营养成分全都熬出 , 达到了 《茶经》 中对饮茶功效的论述:“茶之为用 , 味至寒 , 为饮最宜精行俭得之人 , 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 , 聊四五啜 , 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 ”从我家乡的民间茶道 , 再看我们现在提倡冲泡的办法 , 随冲即饮 , 总感到茶味淡淡 , 不太过瘾……即就是现在的茶艺表演 , 纯属于艺术化的”作秀“占了上风 , 宣传效果好 , 要真正的达到“香、清、甘、活”的品茶要义 , 还有差距 。 古为今用 , 推陈绿茶的作用出新 , 针对此现象 , 我询问茶文化专家陈文华、姚国坤、张丽颖等人 , 我们现代人饮茶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大家都肯定说是进步了!陈文华老师还在会阐述了他的观点 , 说皇帝品茶的情形 , 陆羽都没有见到过 , 普通的百姓们谁能享用得起!……问题的焦点就在这里 。 “三饮便得道 , 何须苦心破烦恼 。 ”由于时间关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