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和尚的“吃茶去”早已从具体实际生活上升到超脱物我的一种“悟” , 从而具备了一种崭新而深刻的文化意义 。 如果我们仅仅依据茶的醒脑提神的药用功能 , 对禅宗的坐禅修持的证道法 , 倒有解释的用场 , 但对慧能以后禅宗那种“见性成佛” , 不靠禅定的那种顺乎自然的境界 , 则很难解释得通 。 说到底“吃茶去” , 是和“德山棒 , 临济喝”一样的破除执著的特殊方法 , 是要去除人们的执著 , 一任自心 。
为了使人“妄心不起” , 就执著坐禅 , 这岂不是将人作为死物一般 。 须知“道须通流” , 心若住而不动就是心被束缚 。 在禅宗看来 , 悟道成佛完全不须故意做作 , 要在极为平常的生活中自然见道 。 长庆慧禅师 , 二十余年坐破七个蒲团 , 仍未见性 , 直到一天偶一卷帘 , 才忽然大悟 , 即作颂口:“也大差 , 也大差 , 卷起帘来见人下有人问我解何宗 , 拈起拂子劈头打 。 ”一旦豁然贯通靠的却是解去坐禅的束缚 。 因而真正深通禅机者 , 往往一切听之自然 , 自在无碍 。 “要眠即眠 , 要坐即坐” , “热即取凉 , 寒即向火” 。 慧能所以强调“我心自有佛 , 自佛是真佛” 。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平常心是道 , 平常心外再无什么“道心” 。 就这点而言禅宗的确表现了“世间法即佛法 , 佛法即世间法”的世俗精神 。 而茶正好应合了这种世俗精神 , 体现了这种世俗精神 , 它平平常常 , 自自然然 , 毫无神秘之处 , 却又是世俗生活中不可少之物 。 有了它 , 便“日日是好日” , “夜夜是良宵” 。 茶之为物 , 在禅宗看来 , 真可悟道见性 , 因它是物又超越物 , 如“吃茶去” , 就是悟道方式的机锋;又因它有法而又超越法 , 自在无碍 , 不须强索 。 正如临济义玄所说:“佛法无用功处 , 只是平常无事 , 屙屎送尿 , 著衣吃饭 , 困来即卧 , 愚人笑我 , 智乃知焉”(《古尊宿语录》卷十一)这正是禅宗的精神所在;这种精神无不体现在禅宗的茶文化中 。
江西的黄龙慧南禅师 , 即由临济宗分出的黄龙宗的开山祖师 , 他就曾以“人人尽有生缘 , 上座生缘在何处了?”“我手何似佛手了?”“我脚何似驴脚了?”这三个牛头不对马嘴的提问 , 标榜为“黄龙三关” , 而且“三十余年 , 示此三问” , 借以“接引”僧众 。 这位黄龙宗的开山祖师 , 在郑重地总结“三关”的“自颂诗”中 , 特别地突出了“赵州茶” 。 据 ((五灯会元》载:“师自颂曰:‘生缘有语人皆识 , 水母何曾离得虾 。 但见日头东畔上 , 谁能更吃赵州茶 。 ’”其实自赵州从谂禅师发明“吃茶法”这一偈语后 , “赵州茶”也成为禅门径直使用的典故 。 从谂是南泉愿禅师的弟子 ,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的徒孙 , 当时即名扬天下 , 人称“赵州眼光 , 爆破四天下”(《五灯会元?浮杯和尚条》)其时 , “赵州茶”与“吃茶去”早已成为人们热知的“赵州关” 。 黄龙慧南禅师的“三关”当不会与“赵州关无关吧 。 前者与后者都是以茶连接的 。 其实从谂禅师曾留下许多著名禅案 。 如“大道透长安”、“无”、“庭前柏树子”等等 。 然至今仍传颂入口的不就是“吃茶去”吗 。 可见它是渗透了“茶禅一味”的文化意义 , 才穿透历史时空而被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所接受的 。
第三重境界:“茶禅一味”与平常心的相和
开悟顿悟自然是高境界 , 而具备平常心是更高的境界 。 平常心的养成是和茶禅一味相和谐的、相协调的 。 而平常心的倡导 , 又是和江西密不可分的 。
禅宗的“一华(花)五叶” , 孕育开放于唐宋时代 , 而它生根建基的上壤乃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大地 。 “五叶”之中的曹洞、沩仰、临济三宗以及临济分权而出的杨岐、黄龙二派 , 皆直接诞生于江西曹洞之名得自宜丰的洞山和宜宣的曹山 , 沩仰之名一半来自宜春的仰山 , 杨岐之名得自萍乡的杨岐山 , 黄龙之名得自修水的黄龙山 , 而临济宗名虽山义亥禅师传法河北临济村所起 , 但义玄受法参学处正是江西 , 宜丰的黄果山才是该宗的祖籍祖庭 。 “五叶”中的另两枝云门宗、法眼宗 , 分别由文偃禅师创建于广东云门山、文益禅师创建于南京清凉山 , 他们都是青原一系的法嗣 , 二宗的主要活动虽然当时不在江西 , 却与江西的关系甚为密切 。 云门宗主文偃创宗前遍参江西名山尊宿 , 在庐山、水修等地建寺修学 , 其宗门子嗣在江西活动的大有人在 , 像洞山的晓聪、契嵩 , 云居山的佛印 , 庐山的怀琏 , 都是名震人主的云门龙象 。 法眼宗主文益开悟于漳州罗汉院 , 得桂琛禅师法绪 , 然后受江西抚州牧的延请 , 住持抚州曹山崇寿院 , 开堂授徒 。 他在抚州传法 , “四远之僧求益者 , 不减千计” 。 其门下诸如德韶、道钦、慧明等一批优秀徒众 , 皆学禅得法于崇寿院 。 文益晚年始受唐国主之邀 , 住金陵弘法 , 而其宗风禅法早在江西抚州就已经定型 。 云门、法眼二宗若要溯源其出 , 江西吉安的青原山 , 乃其寻根祭祖的圣庭 。 因此 , 也不妨这样说:江西是禅宗五宗七派的共同发源地 。
推荐阅读
- “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高温天气该咋过!
- “马踏飞燕”的来历,你知道吗?
- 江西鹰潭“龙虎茶道”,桂圆红枣枸杞茶
- 实力非最强,凭啥让曹操羡慕“生子当如孙仲谋”
- 研究茶瘾自称“茶业怪人”,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 dnf奶爸体力卡附魔推荐
- 夏季多穿“波点裙”复古优雅提气质
- 梨型身材的人 穿衣要牢记这“3个思路”
- 修成的境界
- 蒙顶山皇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