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字引出 。 例如关节疼痛 , 中医属“痹证” , 认为是由风湿外袭所致 , 从功效而言就是“祛风湿” , 从主治风湿外袭所致 , 从功效而言就是“祛风湿” , 从主治而言就是“主(或治、疗 , 意同)痹痛” 。 茶的二十四功效 , 都有这两种类型的内容 , 比例多少不定 。 同一种功效 , 每书的用词多有衍变 , 系文字上的同义词一类 。 这二十四功效 , 单用茶叶一味即有效 。 为加强疗效 , 还可复方应用 。 有关方剂 , 即附于该功效之后 。 这就是大型“本草”文献中的“附方”体例 。 有些功效 , 前人还附有典型病例 , 今亦广予搜罗附于其后 。
(1)少睡
以从功效而方为主 , 共27条 。 称“令人少睡”者有《神农食经》、《新修本草》、《千金翼方》和《本草经疏》;称“令人少眠”者有《博物志》和《三才图会》;称“令人少寐”者有《本经逢原》;称“令人不寐”者有《调燮类编》;称“不寐”者有《续博物志》;称“令不眠”者有《古今合壁事类外集》;称“不睡”者有《本草拾遗》和《本草纲目》;称“少睡”者有《茶谱》(毛氏)、《茶经》(张氏)和《饮膳正要》;称“睡少”者有《老老恒言》;称“醒睡眠”者有《本草图解》称“醒睡”者有《随息居饮食谱》和《中国药学大辞典》;称“破睡”者有白居易诗与《茶寮记》;称“不昏”者有《本草纲目》;称“兴奋神经”者有《中国药学大辞典》 。 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明” , 故“令人少睡”现代有“提神”之称 , 属于神经兴奋的结果 。
从主治而言者 , 共计3条 。 称“除好睡”者有《食疗本草》;称“治中风昏愦、多睡不醒”者有《汤液本草》;称“治神疲多眠”者有《药材学》 。 所以 , 茶叶的“令人少睡”功效 , 除对生理、病理的睡眠与好睡良好的清醒疗效外 , 还可用治因疾病所引起的昏迷、昏愦等 。 《中国医学大辞典》中 , 记有一则治“痰热昏睡方” , 即用茶叶同川芎、葱白适量水煎服 。
关于茶的少睡功效 , 在古代文人的诗文中每有论及 。 例如:明代陆树声《茶寮记》称茶“除烦雪滞 , 涤醒破睡 。 谭(即谈的古体)渴书倦 , 此时勋策” 。 唐代郑遨《茶诗》:“最是堪珍重 , 能令睡思清”与吕岩《大雪山下》:“断送睡魔离几席 , 增添正仰茶料理 , 急遣溪童破玉尘”与陆游《昼卧闻碾茶》:“玉川七碗河须尔 , 铜碾声中睡已无”等 。
(2)安神
以从功效言为主 , 共21条 。 称“清心神”者有《随息居饮食谱》;称“清神”者有《饮膳正要》、《本草纲目拾遗》和《中国医学大辞典》;称“除烦”者有《东坡杂记》、《茶谱》(钱氏)、《本草纲目拾遗》、《随息居饮食谱》和《瓯江逸志》;“涤烦”者有《茶经》、《唐国史补》和刘禹锡《代武中丞谢新茶》 。 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明” , 因于心火旺盛或心气虚则“阳浮于外” , 遂出现烦、闷等症状;严重者 , 惊、厥、癫等也会发生 。 又 , 神不安于宅 , 则意乱、健忘 , 故称“悦志”者有《神农食经》和《千金方》;称“久食益意思”者有《华陀食论》;称“益思”者有《茶谱》(毛氏)和《茶经》(张氏);称“能诵无忘”者有《述异记》;称“使人神思闦爽”者有《本草纲目》;称“破孤闷”者 , 有唐代卢仝诗;称“醒神思”者有《调燮类编》 。 从主治言者有“体中烦闷”(一作“愤闷”)者 , 见于晋代刘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与唐代温庭筠《采茶录》 , 仅此2条 。
古代诗文中 , 亦多论及茶的安神功效 。 如:宋代赵佶《大观茶论》之“祛襟涤滞 , 致清导和” , 明代许次纾《茶疏》之“常饮则心肺清凉 , 烦郁顿释” 。 宋代苏轼《寄周字孺茶》;“意爽飘若仙 , 头轻快如沐”与沈辽《谢德相惠新茶》:“一泛舌已润 , 载啜心更惬 , 不唯豁神观 , 亦足畅烦”等 。 茶的安神方剂 , 有以下4种:
推荐阅读
- 青梅烹茶花之神,中国十大品牌茶叶
- 水培孔雀竹芋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 陈宗茂-茶是一种可以防病治病的食物,茶饮料
- 茶艺小姐培训阵容强大
- 下 爱上红茶
- 茶艺:升华了生活之美
- 姑苏茶艺
- 茶之柔与宽厚大度
- 首批科班茶艺师诞生
- 空中世界推广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