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种植—2

    1、种植方式与密度
    合理密植是茶树栽培研究的重要内容 。 所谓茶树合理密植,它既要达到有效地利用空间和土层,又要使茶树个体和群体结构得以充分发展,从而取得高产稳产优质的目的 。 适合机耕机采,也是合理密植所要考虑的条件 。
    茶叶产量在一定程度上说,是随着单位面积内茶丛数的增加而提高的;而单丛产量则呈相反趋势,它随茶丛数的增加而递减 。 这是茶树群体和个体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 合理密植就是要正确处理好这一矛盾,保证茶树在群体结构良好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茶树个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从而使单位面积内因密植程度的提高而增加的产量,超过个体削减的产量,使茶树取得丰产 。 我所不同播种方式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如以150×150(厘米)(亩丛数297丛)的丛植茶园为增量为100%,则150×33(厘米)(亩丛数1333丛)的条栽茶园亩产量为150%,150×17(厘米)的条栽茶园亩产量为152%;而单丛产量如仍以150×150(厘米)处理为100%,150×33(厘米)处理为34%,150×17(厘米)处理为17%,后两处理的减少值为66%和83% 。 从这个试验还可看出,由于密植程度不同,后两处理亩丛数增加3.5倍和8倍,使亩丛数增加而提高的产量大大超过单丛产量的减幅,因此仍能取得增产效果 。
    茶树种植方式应考虑两内容,一是茶树的行丛距 。 即排列方式,二是每丛的定苗数 。 我国茶树种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 有解放前遗留下的的丛式茶园,这种茶园产量低,管理也不方便,正在逐渐淘汰 。 大多数是解放后发展起来的单行条栽茶园,一般种植规格是中小叶种茶树行距为150厘米左右,丛距33厘米左右 。 每丛定苗2-3株;大叶种茶树行距165厘米左右,丛距50百米左右,每丛定苗1-2株 。 我国大多数高产稳产场队,都是这种种植方式 。 双行条栽茶园,在部分茶区也有采用,大先遣为165厘米左右,列距和丛距都是33厘米左右 。 据安徽省祁门茶叶研究所报道,1961-1968年,单、双行茶园产量表现是,前四年双行高于单行,增产19.82%,以后单行高于双行,增产3.74% 。 近年来部分地区试用多行条列式茶园,这种种植方式的茶园,行距、列距和丛距也有多种规格 。 且在茶树定植后,就免除耕作,其它管理措施也有别于单、双行茶园 。 据报道,多行条列式茶园,具有早期高产,幼龄期茶树迅速覆盖园地,减少土壤冲刷等优点 。 这一种植方式的出现,由于时间尚短,对茶树长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茶树高产稳定持续年限等问题,都待进一步验证 。
    2、播种和移栽技术
    在播种茶籽或移栽茶苗前,首先要划线定行 。 划线定行工作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①平地茶园第一行应从地块最长一边开始划线,或者与干道、干渠相平行 。 距地边一米处划第一线,其余以此线为基线,按行距的要求,依次划出所有的茶行 。 缓坡茶园则要求等高条植,划线要自下而上进行,按先遣要求逐行划齐,要掌握等高不等宽的原则 。 对于地形复杂的地段,行距要作适当高速变幅范围可掌握在1-2米之间 。 窄幅水平梯级茶园,茶行应在离坎沿3/5处划线;宽幅水平梯级茶园,离坎沿1米处划第一行,最后一行离沟亦要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以利茶树生长和田间管理工作的进行 。
    ②坡地茶园应在规划范围内尽量处长茶行,达到充分利用土地的目的 。 尽量减少插行,避免断行和闭合行 。 茶行转弯角度,以及与道路的交角,都要适合机耕条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