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特色美食小吃

吃于国人来说 , 是头等大事 , 尽管在“衣食住行”中只排在老二的位置 , 但“衣”只不过“吃”的遮羞布而已 , 为了吃 , 是可以不顾一切的 , 自古以来 , 为了口腹之欲 , 只搞得财政空虚 , 民不聊生 , 非起来造反不可 , 但尚且不知改悔 , 还美其名曰“饮食文化” , 饮食而成文化 , 可见一干吃货的才干与无耻 。
闲话少叙 , 书归正传 , 现在就来说说高平的“饮食文化” 。
高平是神农的故乡 , 农耕文明的发源地 , 羊头山上众多的史前遗存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 有些人虽然把炎帝和神农氏混成了一家甚至一个人 , 但即便如此 , 炎帝也是高平人 , 有发鸠山和精卫鸟、还有庄里的炎帝陵为证 。
农耕文明的起源 , 便是为了解决吃的问题 。 据说远古时代的人类和野兽一样 , 就是靠渔猎和采摘维持生计 , 后来 , 人类渐多 , 河里的鱼 , 山里的野兽 , 林中的野果被吃的干净 , 于是只好吃草 , 神农氏遍尝百草之后 , 终于发现了那么几样可以用来耕种和充饥 , 于是农耕文明便产生了 。
高平人的饮食虽然没有被选入八大菜系 , 但熟悉高平饮食结构的人 , 一定可以从其中感觉出它古老的渊源和博大精深 , 是任何一个菜系都无法比拟的 , 它是农耕文化和战争文化的结晶 , 对整个中国、特别是北中国的饮食都有着宗祖的意义 。
高平的饮食结构可以从三方面说起 , 主食 , 酒宴、小吃 。
展开全文
一、米面高平
【晋城市特色美食小吃】说到饮食文化 , 现在的许多人往往关注的只是那些酒宴菜系食谱之类 , 甚至是独具地方特色的小吃 , 或者饮食礼仪之类的东西 , 偏偏忽略了我们的一日三餐、顿顿不离的主食 , 只有主食才是一个地方饮食文化结构的基础 , 这个原因主要是由中国文人喜奇尚怪、病态的审美观造成的 , 我们日常所说的“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地方性特色正是来源于主食 , 文化二字正是大众性、普遍性的集合 。

晋城市特色美食小吃

文章插图

传说高平的古时候有米山、面山、香油河 , 但现在仅余米山了 , 其余二者则不知去了哪里?不知是不是让人吃光了 。 高平的主食自古以粗粮和面食为主 。 大米是外来的“草灰” , 只是近年来才为年轻一代的高平人所接受 , 成为年轻人餐桌上的主食 , 不知是不是只留下了“米山”的缘故 。 一般四十岁以上人的记忆中的主食是没有他的 , 只有小米、玉茭、蕉子 , 豆子这些东西才是“永恒的乡愁” , 而以白面为主的拉面、饸饹、擀面、馒头这些东西只是逢年过节的大餐 , 他们占据餐桌的主导地位的时间最长也不过三十年而已 。
小米的名声是早就在外了 , 但它在其他地方占的位置远远没有在高平人的三餐中重要 , 即使在赵树理的《谷子好》的古书里所说的上党人民里 , 高平人也占据着主要的位置 , 他不仅是神农氏发现的“五谷”之首粟 , 在高平人的记忆中 , 它才是主食中的主食 , 在白面代替它的位置之前 , 一日三餐都是离不开它的 。
晋城市特色美食小吃

文章插图

那时高平的早晨 , 穷一点的家庭呢 , 在水中洒一把小米 , 再往里煮上几个玉茭面疙瘩 , 这就是早餐了 , 喜欢吃有味的呢 , 则再往里面放点浆水放点盐 , 就成了高平有名的传统的早饭“浆水米汤疙瘩”了 。 稍稍富裕一点点人家呢 , 就把米多放一些 , 熬成“稀粥(zhu)”,炒上一碟土豆丝 , 那便是早餐中的极品了 , 又养人又好吃 , 即使在今天 , 端上一碗稀粥 , 往人多的地方一蹲 , 放在嘴边“唏溜溜”的吸上两口 , 嚼两口香喷喷的土豆丝 , 也眼馋死个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