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茶技术——绿茶制造工艺( 二 )



    用普通温度表测定茶锅的温度,目前方法很不统一,且误差很大,还难于确切地表达杀青锅的实际温度 。 例如用水银温度表测定锅温,由于温度表与锅壁的接触面积小,当锅底呈暗红色时也只有300℃左右,但生铁达到暗红色时,其实际温度是500-700℃ 。 呈橙黄色时,为1000℃左右 。 故采用温度表所测得的锅温远远低于锅壁的实际温度 。

    据试验,采用热电隅测定机械的锅式杀青,要不产生红梗红叶,锅温应不低于400℃;要不产生烟焦气,锅温应不高于470℃ 。 为取得既无红梗红叶,又无烟焦的杀青叶,应先加盖闷杀2分钟,使叶温迅速上升到65-70℃,再揭盖扬抖杀至完成,其最佳的锅温应是430-460℃ 。 在这个范围内,即使在黑暗条件下也看不出锅子发红,在自然光照下也仅是锅面微徽有点 “灰白” 。 但在生产中,杀青时往往把锅子烧得通红,其实际温度远远超过500℃,这是造成烟焦茶的主要原因 。

    嫩杀与老杀:所谓嫩杀,即时间适当短一点,水分适当少蒸发一点 。 与此相反则为老杀 。 一般地讲,嫩叶应当老杀,老叶应当嫩杀 。 因嫩叶含水多,酶的活性又强,叶的韧性大,粘性重,适当老杀有利于提高品质 。 老叶含水少,酶活性较低,适当嫩杀有利于形成条索,减少碎末茶 。 杀青程度的掌握一般靠感官鉴定一当杀青叶达到手捏成团,稍有弹性,嫩梗不易折断;色泽墨绿,叶面失去光泽,叶减重率约40%时为杀青适度 。

    杀青太嫩,经揉捻后碎茶片多,外形条索差,香气带生青,滋味显涩口,杀青太老,揉捻后末茶多,成条困难,亦易产生烟焦 。 100公斤鲜叶,经杀青后重量在63公斤左右为适度,杀青叶的含水率大致是60% 。 不同老嫩程度的鲜叶,杀青叶较适合的含水率如下表所列 。

    推荐杀青叶含水率
 
鲜叶嫩度
杀青叶含水指标(%)

中老
58-60
61-62
63-64
 
    杀青叶的含水率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杀青叶含水率(%)=1—鲜叶重/杀青叶重·(1—鲜叶含水率)
    示例:鲜叶的含水率假定为75%,每锅投10公斤鲜叶,经杀青完成后为6.25公斤,求杀青叶的含水率是多少?
    设杀青叶的含水率为X
    则  
    X=1—20/12.5·(1—75/100)=60%             
    即杀青叶的含水率为60% 。

    闷杀与透杀:所谓闷杀,即茶锅上加盖杀青 。 所谓透杀,即揭盖扬抖杀青 。 正确的杀青方法,应先闷杀2分钟左右,待水汽向锅口四溢时,立即去盖进行透杀,直至杀青完成 。 先闷后抖可提高叶温,有利于杀匀、杀透,避免产生红梗红叶,但闷得太长,杀青叶会产生黄熟现象 。 若全程进行透杀,不但杀青不匀,且往往产生红梗红叶 。 总之,杀青时采用先闷后抖,杀青叶质量较好,工效高,燃料省 。 先抖后闷,则杀青不匀,易产生红梗红叶.全程透杀,杀青不匀,红梗红叶增多 。 采用全闷,易产生黄熟,质量也不好 。 闷杀时应做到嫩叶闷的时间稍短,老叶闷时稍长 。

    雨水叶的杀青:一般露水鲜叶,其表面含水率约为20%,雨水叶的表面含水率约30% 。 这么多的叶表附加水,在杀青时要吸收大量热量后才能使水分蒸发掉 。 因此,雨水叶杀青时必须减少投叶量,同时要适当提高锅温,才能保证杀青叶的品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