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作为金沙县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 , 据史料记载 , 早在清嘉庆年间 , 该县的清池镇就有了种茶历史 。 当时 , 因其茶叶品质上乘 , 曾成为供奉朝廷的“贡品” 。 据介绍 , 这里所出产的茶叶具有清香馥郁、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回味甘甜、颗粒饱满 , 形似鱼钩的品质特点 。 早在上世纪60至70年代 , 历史名茶——“清池茶”一度成为金沙县的主要出口物资 , 远销前苏联和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 。
目前 , 金沙县有32万亩土地适宜进行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茶叶的种植 。
县产业办主任陈怀远说 , 近年来 , 特别是金沙县被列为全省39个茶叶产业发展重点县后 , 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 , 县农业、供销等相关部门积极协作 , 把这一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来培育 , 实行“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户联动”的方式 , www.teaw.org对茶叶种植进行规划 。 在改造老茶园的同时 , 还新建茶叶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 , 倾力打造品牌参与市场竞争 , 形成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
金沙县尽管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和得天独厚的种茶条件 , 尽管县委、县政府对这一富民产业高度重视 , 并出台系列相关扶持政策 , 但从2005年以来 , 全县茶园面积也仅仅发展到4万余亩 , 只占适宜种茶面积的12.5% 。
见证金沙县茶叶产业发展历程的陈怀远认为 , 导致金沙茶叶产业发展滞后 , 茶农种茶积极性不高是最为关键的原因 。
茶农的种茶积极性为啥又高不起来呢?陈怀远一言道破:投入大 , 见效慢 。 该县2005年底种植的茶叶 , 虽然已有3年时间 , 但从目前茶苗的长势来看 , 多数茶园仍没有产生收益 。
老茶区青池镇一位姓王的茶农向采访人员算了一笔账:种植一亩茶叶需投入700元左右 , 其中购种子90元、油枯50公斤要114元、肥料50公斤108元、小工费160元 , 修枝、除草、追肥等开支228元 。
茶农前期投入的这700元 , 虽然由政府为其贷款贴息 , 但因茶叶这一特殊产业需要大量后续资金 , 由于手里没有资金 , 茶农想再次到信用社贷款 , 不仅利率高 , 手续复杂 , 而且资产抵押后不能进行第二次贷款 。 由此 , 茶农们便只能“望茶兴叹”了 。
茶农老王说 , 他家种植的几亩茶园先期享受政府贴息贷款政策 , 按每亩700元投入后 , 因无流动资金对茶园实施管理 , 致使成园时间延长 , 造成茶叶产量低、品质差 。 据悉 , 像老王这种情况的茶农在金沙种茶乡村还有许多 。
采访人员在采访时了解到 , 金沙县892户茶农建设的3840亩茶园 , 总投入为280.78万元 , 除去贷款资金的268.8万元外 , 茶农自身仅投入资金11.98万元 , 3年中平均每亩投入资金才731.2元 。 投入少回报自然就低:今年平均每亩春茶收入也就152.2元 , 这个数据还是按好的两个种茶大户收入的平均数计算的 。
从县产业办调查的情况看 , 2005年至2007年 , 在892户茶农种植的3840亩茶叶中 , 管理好、修剪规范 , 产量高、品质好的只有169户 , 而面积才806亩 , 仅占总面积的21%;管理和修剪规范程度以及产量、品质一般的有267户 , 面积达1306亩 , 占总面积的34%;管理、修剪规范程度和产量、品质较差的就有456户 , 面积多达1728亩 , 占总面积的34% 。
有分析人士认为 , 造成茶农种茶积极性不高 , 除了茶农自身缺乏资金投入这一因素外 , 新建茶园在前3年基本没有收益 , 茶农投入少或不愿冒风险增加投入也是导致茶农种茶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因素 。
面对这一现状 , 金沙茶叶产业的路究竟该怎样走?政府贷款贴息扶持发展仍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 但有业内人士认为 , 茶农在申请贷款过程中 , 政府和信用社应正确核定种植面积 , 从建设到投产每亩茶叶的实际需要(平均每亩投入在3500元左右) , 以核定的投入为准开展贷款贴息 。 同时 , 信用社应尽量简化贷款的手续 。 还有人建议 , 在贷款数额不足的情况下 , 政府可对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和茶农实行直补 。
推荐阅读
-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改反问句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句话改反问句
- 黄金为什么贵,黄金都有什么用处?
- 和平精英黄金岛地图怎么进
- 和平精英黄金岛地图中怎么获得武器装备
- 撒金碧桃的养殖方法
- 和平精英黄金岛地图哪里最肥
- 和平精英黄金岛矿洞在哪,怎么进入
- 和平精英黄金岛神秘光子鸡外卖车怎么开
- 颜如玉和黄金屋指什么 什么颜如玉什么黄金屋
- 备用金怎么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