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有人说 , 做生意除了需要有经商头脑外 , 还得靠天时地利 , 一帆风顺 , 才能财源滚滚 , 然而 , 在安徽皖西南山区有一位大叔 , 他做传统生意很多年 , 不讲究地理位置 , 也不怕刮风下雨 , 生意好的时候 , 一天能收入2000元以上 , 他说 , 他没有生意秘诀 , 不过 , 生意的好坏关键在于一件事 。
大爷做的生意是制作米粑 , 米粑是当地的传统美食 , 虽然农村很多人都会做这一行 , 但真正将其当作生意来做的人并不多 。 过去 , 每年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做米粑 , 如今 , 过年的时候做米粑的村民也已经不多了 , 大家都嫌其制作过程繁琐 , 操作起来麻烦 。
正是有了村民们的这种“麻烦”心理 , 于是 , 大叔便有了生存的空间 。 不过 , 平时 , 人们将米粑当饭来吃的情况不多 , 只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想“改改胃口” , 话说回来 , 大叔仅靠过年、过节做米粑 , 那自然是无法将生意撑起来的 。 近些年 , 当地人办红白喜事吃米粑 , 送米粑 , 用米粑打发客人 , 回箩(即给客人回赠礼品)等 。
十多年前 , 大叔来到县城 , 在公路边租了一间平房的店面 , 购买了相关设备 , 做起了米粑的生意 。 还别说 , 由于做这种传统生意的人很少 , 开张后 , 生意特别红火 , 每天来买米粑吃的人不少 , 可是 , 一段时间过去后 , 前来买米粑的人越来越少 , 生意一下子清淡了下来 , 就在他不准备再做的时候 , 生意突然又红火了起来 。
原来 , 开张后的一段时间里 , 人们在购买米粑吃的同时 , 你传我、我传他 , 一传十、十传百 , 后来 ,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大叔开了米粑店 , 渐渐有人办喜事时来这里买米粑 。 他清楚地记得 , 有一天 , 有多户人家办喜事 , 他和妻子一天制作了数千对米粑 , 一对米粑是两个 , 收入数千元 。
如今 , 大叔总结出他生意好与坏的原因 , 只要日子好 , 生意便不会差 , 特好的日子 , 办喜事的人家就多 , 他的生意就多 , 一般的日子 , 办喜事的人家略少 , 他的生意便要清淡一些 , 如果是特别差的日子 , 他的生意几乎没有 。
当然 , 大叔说的日子好与坏 , 并非指天气的好坏 , 不是晴天和雨天 , 也不是刮风或下雪 , 日子的好坏在他们的心里 。 通常情况下 , 大叔是拿历书来看一看 , 然后就能分析出来所谓的好日子和差日子 。 因此 , 每个月的月初或月末 , 他都会看一看历书 , 预料一下近期生意的好与不好 。
“干我这一行 , 有时忙得晚上没时间睡觉 , 有时闲得白天都没有活干 。 ”大叔说 , 遇到特别好的日子 , 购买米粑的人需要提前向他预订 , 不然的话 , 他根本不知道要做多少 , 因为办喜事 , 需要米粑的个数特别多 , 最低是数百个、上千个 , 遇到大户人家 , 甚至要数千个米粑才够 , 所以 , 随时来就有货的情况不多 。
推荐阅读
- 宁波|浙江大叔40年守着一家店,宁波老人千里迢迢来买,还是老底子味道
- 小白菜|福州大叔自创“最费油”煎包,3.5元一个,有人吐槽:太贵了!
- excite|日媒:人均消费能达4500,在华日料店为啥贵?
- 日料|为什么广西菜不能列入八大菜系?看了才知道,广西菜并不“冤”
- 日料|乡土散文:母亲的擀面条
- 油脂|端午时节至 粽香情更浓
- |美国大叔居然大致梳理了中美饮食的差异
- 大白兔奶糖|女子把日料店当成自助餐, 一顿吃了14535元, 女子: 不是说人均302吗?
- 花果山村|回乡青年爱种田,巧手村妇想申遗
- |河南大叔路边卖早餐,30多年依然是个破烂小摊,花2块钱就能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