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乌龙茶中的色、香、味、形等品质因素的形成 , 是通过选择最佳嫩度的鲜叶 , 结合它的特殊制造工艺来实现的 。 鲜叶是茶叶品质的基础 , 做青时要求老嫩度适当 , 偏嫩或过于粗老 , 成茶品质都不好 。 人们通常是依靠感官审评来鉴定茶叶品质 , 本文拟通过测定茶叶粗纤维含量、茶汤的酸碱度及透光率 , 探讨它们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 这对于开展茶叶的理化分析 , 减少人为审评误差且有现实意义 。 【粗纤维、透光率、pH值与乌龙茶品质关系初探】
1 材料与方法
(1)主要测试仪器 PHS-2型酸度计测定茶场的PH值;721型分光光度计(波长440微毫米)测定茶汤的透光率;用恒温干燥箱及分析天平测定茶叶粗纤维含量 。
(2)供试茶样 1991年、1992年安溪县茶叶公司乌龙茶毛茶收购标准样的一级二等、二级四等、三级六等 , 四级八等、五级十等样品 。
(3)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采用粗纤维的总量分析法 , 包含α-纤维素 , β-纤维素 。 称5克毛茶样(不磨碎)加1.25%的H2SO4200ml,在电炉上加热煮沸 , 保持微沸30分钟 , 并随时加热水 , 以保持总体积200ml和硫酸浓度 。 处理后 , 用加有100目尼龙布的玻璃漏斗抽气过滤 。 残渣用水洗涤3~4次 , 直洗滤至中性 , 吸滤至干后 , 加1.25%的NaOH200ml , 同样加热煮沸30分钟 , 抽滤 , 水洗至中性 , 再用已知重量的11cm滤纸过滤 , 待水滤干后 , 用乙醇30ml洗涤茶渣粗纤维并滤干 , 再用30ml乙醚反复洗涤并滤干 , 连同滤纸放在铝盒中 , 置于120℃烘箱中烘至恒重 。 计算粗纤维含量(%)=[(铝盒重+滤纸重+粗纤维重)-(铝盒重+滤纸重)]÷(样品干重)×100
(4)pH值、透光率的测定方法
①茶汤浸提:按照常规审评方法冲泡 , 泡茶用水的pH值为7的沸蒸馏水;每杯用茶样3g , 冲泡5min , 用水150ml , 冷却至28~30℃ 。
②用PHS-2型酸度计测定pH值 ,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透光率 。
2 结果与分析
粗纤维含量、PH值、透光率与茶叶嫩度密切相关 , 并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反应茶叶质量高低 , 如表1所示 。
表1 粗纤维、pH值、透光率与乌龙茶品质的关系
1级2等2级4等3级6等4级8等5级10等粗纤维16.817.418.819.720.116.317.418.620.120.5PH值5.085.055.014.974.885.065.045.004.984.91透光率
38404143463739404248表中每项上下2个数分别是1991年和1992年标准样的测试值 。 从上表可看出 , 随着茶样等级的下降 , 粗纤维含量相应增加;茶汤的酸性也有规律地增强;透光率亦逐渐提高 。
粗纤维含量的高低与茶叶嫩度呈负相关关系 。 而茶汤的PH值 , 也是随品质的下降而下降 , 这是由于嫩度越差 , 茶叶有机酸含量越多 , 氢离子浓度也较高之故 。 在偏酸范围内 , 品质较好的乌龙茶 , 其茶汤的pH值均在5.0以上 , 低于pH5 , 酸性越强 , 品质越低 。 嫩度较高的茶汤水浸出物比嫩度较低的多 , 故其透光率就显出略低于嫩度较低的茶汤 , 所以透光率和叶底嫩度也是密切相关的 。
结果表明:粗纤维、pH值、透光率的高低 , 能直接反应
推荐阅读
- 我国红茶、绿茶、花茶包装内衬材料与要求
- 永生花怎么做
- 元宵节小孩吃汤圆简笔画
- 枫叶的折法
- 文明我先行手抄报 文明我先行手抄报怎么画
- 推广普通话手抄报
- 羽毛简笔画
- 世界环保日手抄报
- 端午节简笔画 端午节的画法
- 清明的内容抄报 清明的内容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