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砖与普洱茶在台湾( 三 )


百度”文革“ , 所谓文革十年 , 就是指1966-1976年 , 这十年期间云南普洱茶厂生产的普洱茶砖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文革砖“ , ”文革类砖“又包括些啥 , 有了个”类“字发挥余地就大了 。
翻开《深邃七子世界》”文革类砖“图谱中 , 我发现 , 竟然大部分”文革类砖“都是熟砖 , 生砖就是第一批景谷试验生砖 。 了解普洱茶历史的朋友大体知道 , 云南厂家有记载生产普洱熟茶的时期大约从1975年起 。 从逻辑上看 , 应该还是有熟砖能够的上文革时期生产的砖的 , 是最多也是”文革后期“ , 至于”文革类砖“的定义怎么区分 , 当然就得由发明这个词的作者本人去说明了 。
终于 , 我决定回到最简单最真实的定义中去看待文革砖 , 就是文革时期生产的普洱茶砖 , 根据历史真实请款 , 文革砖应该是生砖占据了绝大部分数量 , 而熟砖估计只是一点 , 或者根本就没有 。
研究普洱茶生产历史 , 您会发现以往普洱饼砖沱的分布是这样的 , 砖都去边疆游牧地区 , 沱去重庆四川地区 , 而饼则来到港澳台 , 直到有了熟砖后 , 砖才到港澳台 , 因为边疆人民不喝熟茶 。 从普洱熟茶从75年才开始定型这个时间点看 , 绝大部分熟砖 , 都过了1976年这个文革结束分划年 。
文革砖 , 文革砖 , 顾名思义就是文革时期生产的普洱茶砖 , 我都是这么理解的 , 天知道才重新翻看图谱 , 竟然是”文革类砖“哎 , 一个类字就模糊了一个时代的普洱茶呀 , 呜呼 。
最后 , 我只想说 , 文革砖当年也应该是大批量生产过的 , 毕竟有跨越十年这么长时间 , 喝生砖是边疆牧民日常生活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 也许都是敲碎了做酥油茶居多 , 牧民一天不喝这类掺有生砖的酥油茶一天就不得劲 。 所以都是当即消耗居多 , 牧民估计也木有啥”越陈越香“概念 , 所以要不就是喝掉了 , 要不就是过期扔掉了 , 这个和早期沱茶一样 , 谁见过大量八十年代以前的沱茶呢?
所以当您见到一片印有”文革委员会“字样的砖后 , 必须有两个反应 , 首先反应就是它是一片假茶 , 因为真正印有”文革委员会“字样的真文革砖凤毛麟角 , 好比一个玩香高手告诉我 , 只要你一见到奇楠就十有八九是假 , 这点我超级认同 。 而且只要饼用料工整的都是假的 , 饼是熟茶的但又写文革委员会的也是假的 , 有外包装纸的更是假的 , 康砖符砖不包括 。 但用料极端粗老的 , 带有大量梗的 , 四个角磨的光滑的 , 或者像被猪啃过的 , 又木有外包装的 , 就十有八九是真实意义的文革砖 。 最后 , 我和大家再交待一下 , 必须区分清楚”文革砖“是和”文革类砖“不是一个概念来的 , 哈哈哈哈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