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斗茶

中外历史上有“斗鸡”、“斗牛” , 可在中国古时还有“斗茶”之事 。 饮茶向艺术方向发展 , 成为品茶;品茶又进一步发展成为斗茶 。 斗茶始于唐代 , 据考创造于出产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建州茶乡 。 每年春季是新茶制成后 , 茶农、茶客们比新茶优良次劣排名顺序的一种比赛活动 。 有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 , 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 一场斗茶比赛的胜败 , 犹如今天一场球赛的胜败 , 为众多市民、乡民所关注 。 唐叫“茗战” , 宋称“斗茶” , 具有很强的胜负的色彩 , 其实是一种茶叶的评比形式和社会化活动 。 决定斗茶胜负的标准 , 主要有两方面 。 一是汤色 。 即茶水的颜色 。 一般标准是以纯白为上 , 青白、灰白、黄白 , 则等而下之 。 色纯白 , 表明茶质鲜嫩 , 蒸时火候恰到好处 , 色发青 , 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 , 是蒸时火候太老;色泛黄 , 则采摘不及时;色泛红 , 是炒焙火候过了头 。 【中国古代的斗茶】二是汤花 。 即指汤面泛起的泡沫 。 决定汤花的优劣要看两条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 。 因汤花的色泽与汤色是密切相关的 , 因此 , 汤花的色泽标准与汤色的标准是一样的;第二是汤花泛起后 , 水痕出现的早晚 , 早者为负 , 晚者为胜 。 如果茶末研碾细腻 , 点汤、击拂恰到好处 , 汤花匀细 , 有若“冷粥面” , 就可以紧咬盏沿 , 久聚不散 。 这种最佳效果 , 名曰“咬盏” 。 反之 , 汤花泛起 , 不能咬盏 , 会很快散开 。 汤花一散 , 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线) 。 因此 , 水痕出现的早晚 , 就成为决定汤花优劣的依据 。 斗茶 , 多为两人捉对“撕杀” , 经常“三斗二胜” , 计算胜负的单位术语叫“水” , 说两种茶叶的好坏为“相差几水” 。 范仲淹在《斗茶歌》中对当时斗茶情况做过维妙的描写:“其间品第胡能欺 , 十目视而十手指 。 胜茗登仙不可攀 , 输同降将无穷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