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 , 若真想品出精气神 , 就要回到深厚的中国茶文化之中 , 就像蔡澜曾说“地道的杭州菜是用古法做的菜”一样 , 地道的春茶也要用讲究的古法才能喝出味道 。
玻璃杯中的绿茶之舞
美食配美器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 茶也不例外 。 明代茶人许次纾在《茶疏》中说:“茶滋于水 , 水藉于器 , 汤成于火 。 ”茶具是饮茶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 。
相比春茶的其他品种 , 泡饮绿茶的方法最为简单 , 最重要的无非是透明无花的玻璃杯 。 “赏茶”是爱茶人不能忽略的程序 , 泡饮前观其色泽、香味与形态 。 不同绿茶的形态或条、或扁、或螺、或针 , 加之制作工艺不同 , 茶叶的色泽也会呈或碧绿、或深绿、或黄绿等 , 绿茶中的香气则或奶油香、或板栗香、或锅炒香、或不可名状的清鲜茶香 , 在充分领略了各种名茶地域性的天然风韵之后 , 玻璃杯才会有用武之地 。
待杯中绿茶充分吸水、缓慢舒展后 , 隔杯对着阳光透视 , 便可见到“绿茶之舞” 。 此时 , 茶叶或徘徊飘舞下沉 , 或游移于沉浮之间 , 在清绿明亮的茶汤与翻飞的茶叶中 , 有细细茸毫沉浮游动 , 闪闪发光 。
为一杯清茶觅伴侣
好茶配好水是茶道中的重要一环 。 《红楼梦》中曾描写妙玉用贮存了5年的梅花上的雪水来泡茶 , 招待贵客黛玉、宝钗和宝玉 。 茶圣陆羽的《茶经》上说到泡茶用水时 , 也有山水上 , 江水中 , 井水下之说 。
水和器都是茶的帮衬 , 没有这种帮衬 , 再好的茶也难品出味道 , 尤其是细嫩的春茶 。 首先 , 茶与水的比例要适宜 , 一般来说 , 比例为1∶50 , 冲泡出来的茶才能不失茶性 。 其次 , 绿茶不能经受开水久泡 , 否则就会味变色败 。 此外 , 不同质地的水冲泡出来的春茶也有着天壤之别 。
比如 , 龙井茶必用虎跑水 , 如此才能茶水交融 , 相得益彰 。 虎跑泉的泉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张力大 , 碳酸钙含量低 , 如此晶莹甘洌的泉水是西湖龙井的绝配 。 近几年春茶上市时 , 就有商家推出买上好春茶送泉水的配套活动 。
不过 , 品茶的关键在于自己的舌头 , 爱茶人都忌讳用耳朵喝茶 。 叶羽晴川就一直强调水的直接口感并不一定能作为选择标准 , 有的矿泉水直接喝口感很好 , 可泡茶不好 , 有的空口喝有点苦涩 , 可泡茶却很不错 。
品茗的境界
若得好友二三在其下 , 坐大石上 , 取背包中热水瓶 , 斟一杯新茶 , 慢慢喝着 , 歇上十分钟 , 亦颇宜也 。
这是旅行达人有关新茶的描写 , 恰好说明了品茶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环境与心境 。 只有静谧之所、闲适之人才能品出茶香 。 这二者缺一不可 。 因为 , 只有在适当的环境与心境中 , 茶才能品出上好的味道 , 人才能感受到品茶的乐趣 。
试想 , 在古柏树荫下 , 与三两好友坐在藤椅上 , 手捧香茗 , 清香悦鼻 , 细啜慢饮 , 顿觉神清气爽 , 回味无穷 。 与好友博古论今 , 谈天说地 , 雅趣横生 , 即刻间 , 纷繁的思绪便舒展在春茶的清香芬芳里 , 心里的喧嚣浮尘与忧烦便烟消云散 。 茶叶店加盟
新茶虽香 , 不能贪喝
【品饮春茶】品春茶并非越新鲜越好 , 采摘后不足一个月的茶叶称为新茶 , 因为没有经过一段时间放置 , 新茶会产生多酚类物质、醇类物质、醛类物质等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物质 , 由于这些物质没有被完全氧化 , 加之新茶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 , 如果过度或长时间饮用新茶 , 则可能会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 , 胃肠功能差的人尤其是慢性胃肠道炎症患者不良反应更甚 。 因此 , 本报提醒各位茶友 , 新茶最好放置一段时间再饮用 。 放置一段时间后饮用 , 观音韵也更加 。
推荐阅读
- 绍兴茶记
- 繁忙之余品茶香
- 茶人心境贵在闲适与静雅
- 品茶如品人 人品如茶品
- 品蒙顶山春茶,游茶文化圣山
- 春茶采摘后的茶园管理方法
- 红茶的品饮之趣 绽放红色魅力
- 品茶,在三万英尺高空
- 品饮,心之悟
- 品茗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