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过一篇评价红楼梦的文章, 上面写到“以茶入诗, 红楼梦亦如此, 作为物质文化的茶和精神文化的饮茶, 在数千年的发展中, 都与文学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 ”没错, 在名着《红楼梦》中有273处写到各种茶名, 描写茶文化的篇幅也广博, 细节精微, 蕴意深远, 为中国小说史上所罕见, 一向被茶客成为一本红楼梦, 满纸茶叶香 。
偶然的一次路过贵阳友谊路, 突见街边有一名为“红楼大观园”的店面, 当即被其名字所吸引 。 窗子上贴着古代美人典雅窈窕的画像, 店门沿用古代风格, 郁郁葱葱的植物把并不是很大的店门装饰得独具风格, 让初来乍到的人一时分不清这店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
“那是茶楼 。 ”临近“红楼大观园”的人们如是说 。
坐落在贵阳友谊路的红楼大观园, 四周交通便利, 紧靠市中心繁华商业地段, 没有甲秀楼的清静, 没有阳明祠的幽雅, 也没有像弘福寺这样厚重的文化背景, 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喧闹之地, 茶楼一开就是9年 。 到底是怎样的吸引力, 让红楼大观园成为许多茶客的栖息之地?带着好奇和疑问, 我们来到了坐拥繁华闹市的红楼大观园 。
沿石梯而上, 跨入红楼大观园店门, 一派古色古香的装修氛围映入眼帘 。 首厅福寿厅, 有“五福拱寿”、“龙凤壁”和象征“福”、“禄”、“寿”的玉意、牡丹、寿桃三幅画 。 向右边走去, 是红墙绿瓦的“王府”, 红楼大观园总经理杨灿介绍到:“在古代红绿是代表福贵的颜色, 从装修上来看, 王府也就是我们大观园的贵宾区, 而里面厢房的名字也都是按《红楼梦》上的名称而定的 。 ”走出“王府”, 来到二厅, 厅前有一道屏风, 描绘的是进入大观园的欢娱人群 。 走入正厅, 两颗别致的大树把正厅装扮的古朴典雅, 绿树成荫, 加上大大小小的茶座, 让人有种“靠着大树好乘凉”的惬意 。 大厅右侧有一处水景, 更为茶楼增添了丝丝清凉, 配上红楼梦中“芙蓉影破归兰浆, 菱藕香深泻竹桥”的“泻竹桥”, 更让人有种江南水乡的感觉 。 在红墙绿瓦的长廊, 也有简单的茶座, 椅座在独具“红楼味”的长廊上, 虽身处闹市, 但伴着古式灯笼, 和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中式园林建筑装饰, 若在此泡一杯纯正地道的上等香茗, 闻轻轻滑过民族旋律, 品大观园的韵味, 实在是一个能在纷繁中寻找一丝丝安宁, 修得片刻宁静的佳地 。
如果说大厅大气, 古朴典雅, 那么这里的一间间厢房就显幽静且温馨 。 每一厢房内, 都不乏极品名茶具, 店家还收藏了部分难得的书画、陶瓷、红木家私等艺术珍品, 样式各异的卡座在厢房内部装饰下, 更显清秀 。 漫步在厢房之间, 点点红灯笼悬梁而挂, 在温馨的氛围下, 古朴典雅却不失豪华气派 。 除此之外, 红楼大观园内还供奉着6尊佛像, 多年来, 禅茶结缘, 禅茶一味的思想一直是店家所坚持并信仰的 。
“茶楼的底蕴和内涵是影响消费者选择茶楼的首要因素 。 ”总经理杨灿说 。 从某种角度看来, 茶楼文化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茶的本身 。 而这个9年老店, 在文化和装修氛围上却从未改变过 。 “我们这也算是老店了, 茶楼做的就是茶文化, 卖的也是茶文化 。 而在万物之中, 禅与茶既然能结合, 这说明品茶之地就是净地, 就只能有一杯茶 。 ”从茶楼地理位置上看, 虽然没有厚重的文化背景做靠山, 但杨灿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把红楼梦的典故与佛教相结合, 就算是自己打造出来的文化, 却也做得是有声有色 。
推荐阅读
- 李时珍论饮茶
- 茶文欣赏:待到茶凉时
- 茶未眠
- 由茶事产生独立的剧种——采茶戏
- 周大风与他的《采茶舞曲》
- 爱茶人朱德作茶诗赞延年益寿
- 茶树如何预防害虫
- 茶苗移栽的方法
- 最新无公害茶叶施肥技术分析
- 有机茶园土壤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