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兴称盛的唐代茶业

上面所勾勒茶业和茶叶文化的面貌 , 由于古籍中对茶的记述实在 太少 , 所以 , 笔者主观的成分很多 , 只能说是一家之言 。 还要承认 ,  就是我把这些不多的资料尽可能把他们联系起来 , 但对于这时茶叶生 产、制造、贸易乃至饮用的情况 , 仍是没有叙说清楚 。 这种情况 , 从 南北朝以前历隋一直到初唐 , 都没有多大改变 。 黄河流域在西晋以后  , 就不断有饮茶的可靠记载 , 但是 , 实质上至唐朝初期 , 我国北方“ 仍不多饮” , 饮茶和茶的贸易仍不普及 。
唐朝 , 具体说是唐代中期以后 , 在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  , 是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时代 。 史称“茶兴于唐”或“盛于唐” 。 在唐一代 , 荼去一划 , 始有茶字;陆羽作经 , 才出现茶学;茶始收 税 , 才建立茶政;茶始销边 , 才开始有边茶的生产和贸易 。 一句话 ,  直到这时 , 茶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中 , 才真正成为一种显著的生产 事业和文化 。 因此 , 本节在着重介绍唐代茶业发展的同时 , 对茶文化 的某些建设、发展 , 也附带作些剖析 。
(一)茶禅的相互吸收和促进我国茶业为什么到唐代一下就兴盛 起来呢?学术界有不少分析 , 如台湾朱重圣先生就归结为这样几个原 因:①交通发达 , 运销便捷;②陆羽《茶经》 , 直接鼓吹;③僧道生 活 , 间接刺激 ① 。 这也代表大陆一部份学者的看法 。 这三点 , 特别是 交通条件 , 无疑都是唐代茶业蓬勃兴起的重要原因 。
【称兴称盛的唐代茶业】不过 , 我们强调交通或把交通条件放在首位 , 并不是说其作用和 影响 , 就比陆羽倡导和僧道生活的影响更大 。 事实上唐代茶业的勃兴  , 是诸多条件的综合因素造成的 。 如杨华在《膳夫经手录》中所说: “茶古不闻食之 , 近晋宋以降 , 吴人采其叶煮 , 是为茗粥;至开元、 天宝之间 , 稍稍有茶 , 至德、大历遂多 , 建中以后盛矣” ② 。 显然 ,  杨华这里所说 , 是指北方饮茶发展的情况 。 《膳夫经手录》清楚指出  , 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 , 北方饮茶还不多 , 至肃宗和代宗年间 ,  稍稍多了起来 , 德宗建中以后 , 就可以称盛了 。 唐朝南北交通的运输 动脉是运河 , 这从隋朝杨广起至整个唐代 , 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 那 么 , 为什么在唐代初期和盛期我国茶业没有发展起来 , 至安史之乱国 库空竭之后 , 倒反热热闹闹发展了起来呢?很明显 , 这就不单是交通 条件 , 而当是或主要是后面的原因起作用了 。
这一点 , 唐代封演在其《封氏闻见记》中 , 有很好的说明 。 其称 :茶“南人好饮之 , 北人初不多饮 。 开元中 , 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 ,  大兴禅教 。 学禅 , 务于不寐 , 又不夕食 , 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 , 到 处煮饮 , 从此转相仿效 , 遂成风俗 。
自邹 (今山东邹县)、齐 (山东临淄)、沧 (河北沧州)、棣 (山东惠民)渐至京邑 , 城市多开店铺 , 煎茶卖之” ① 。 这段记载 ,  也同样反映 , 我国黄河流域饮茶的风气 , 是在开元以后随北方的“大 兴禅教”而连带发展起来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