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源流初探 》

一、前言
文化一词 , 汉文定义有三:(1)以仁义礼教教育人民 , 这是精神领域的范畴 , 也是意识形态的范畴;(2)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 所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 狭义专指精神财富; (3)指个人的一般知识和教养 , 特别指个人的教育文化程度 。
这里根据第二个定义 , 茶文化的一个重要支流 , 是茶技艺的发展 。 其内涵应该是茶学有关的全部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基础 理论 , 也就是包括中国历史迄今的所有茶学论文和专著 。
二、中国茶技艺的发展
中国茶技艺的专书 , 从唐初至晚清(618—1897)年间 , 已发现的有一百多种 , 是茶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资料 。 其中最主要的 唐代有陆羽《茶经》等7种 , 五代有蜀毛文锡《茶谱》 , 宋代有徽宗赵佶《大观茶论》等26种 , 明代有许次纾《茶疏》、罗廪《茶解》等 56种 , 清代有陈鉴《虎丘茶经注补》等11种 。
【《茶文化源流初探 》】除以上专著外 , 散见于史籍、笔记、杂考、字书、类书甚至文艺等 , 尚有资料数百种 , 这些茶书和散文 , 作为写茶文化技艺的众多支流 , 汇成巨川 , 成为茶文化的一个重大分支 。 这些支流有:
综合性茶书
陆羽《茶经》、毛文锡《茶谱》等 , 反映茶树植物形态特征、茶名汇考、茶树生态环境条件、种茶、采茶、制茶技艺、煮茶技巧、采 制用具、烹茶用水、饮茶用器、茶类特征、茶叶品质、饮茶风俗、茶 史茶事等 。
地方性茶书
宋宋子安《东溪试茶录》、宋黄儒《品茶要录》、宋熊藩《宣和北苑贡茶录》等 , 专门反映福建建安的有关技艺;明熊明遇《罗茶记》、明周高起《洞山茶系》和清冒襄《茶汇钞》等 , 专门反映芥茶的有关技艺;清阮福《普洱记》反映普洱茶的特色 。 这类茶书是反映一地或某一名茶的历史、生产情况和茶叶特色的专著 。
种茶文献
五代韩鄂《四时备要》、元王祯《农书》、元鲁明善《农桑撮要》、明冯应京、戴任《月令广义》、清宋景藩《种茶说十条》等有关种茶论述 , 反映了茶籽保藏及种茶季节和技术 。
茶园管理文献
茶园管理的资料散见在多种文献中 。 如《建安府志》就反映 烈夏除草的记录;宋赵汝砺《北苑别录》就反映过茶树遮阴的措施 , 提到茶桐间作;明程用宾《茶录》就反映了当时茶园耕作和灌溉措施;清黄宗羲《匡沪游录》和方以智《物理小识》都反映了茶树修剪和老树更新的措施 。
采茶文献
这类资料广泛见于有关论著 。 明许次纾《茶疏》中反映了中国除传统采摘春茶、夏茶外 , 当时已逐步推行秋茶采摘 。 至于其茶文化史探他有关采摘时期、采摘标准、采摘技术细节 , 很多书中都如陆羽《茶经》就有传统采摘二、三、四月春茶的记载 。 《农桑撮要》、明沈长卿《沈氏日旦》、明屠隆《茶说》也有采茶记录 。 此外唐《文宗本纪)还有冬采的记述 。 宋苏辙《论蜀茶四害状》还有采秋老黄茶的记载 。
制茶文献
这类文献更多 , 散见历朝不少专著和论文、资料中的茶学经典著作中 , 反映唐代最流行的制法是:蒸、捣、的团饼茶 , 但蒸青、炒青的散茶 , 在个别地区偶有制造 , 临《文献通考》反映了宋代的制茶方法 , 在唐代团饼茶的改制片茶的技术有不少创新和发展 。 《北苑别录》并反映宋代在团茶制作上 , 也还有不少改进;特别是在“筛面”的纹饰. 发展 , 模具精雕细刻 , 茶范越来越小巧玲珑 , 范体大都臣阴阳交错 , 虚实相济 , 尤以贡茶茶面 , 龙凤呈样 , 团饼茶的制作技艺 , 达到了精美绝伦的程度 。 宋代后期团饼茶和片茶逐 散茶的发展逐步有取代团饼片茶夺得主导地位的趋势 , 《农书》反映了元代散茶的制作已逐渐形成独特完整的工艺 , 出现了与近代相似的蒸青茶工艺流程 。 以后 , 明徐蚴《茶考》、沈德符《野获篇补遗》等文献 , 反映明代制茶工艺有较多的发展普遍由蒸青改为炒青 , 团饼茶基本消亡 , 散茶全面发展 的绝对优势地位 。 明屠隆《茶说》、闻龙《茶笺》、张源《茶》次纾《茶疏》和罗廪《茶解》等书 , 还总结各地炒青操作经 反映炒茶细节 , 并把炒青经验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科学的识阶段 。 这一时期 , 是中国制茶理论发展的重要阶段 。 这一时期 , 也是中国茶类制作创新和发展时期 。 清张廷玉《明史》、明朱权《茶谱》、刘基《多能鄙事》、顾元庆《云林遗事》、王草堂《茶说》等书反映了中国丰富多采的茶类 , 如黑茶、花茶、乌龙茶、红茶等都在传统绿茶的基础上 , 创新发展起来 。 清代开始盛行和近 代极大发展的各种茶类 , 可以说都起源于明代 。 为今日中国茶 业的进一步发展 , 奠定了坚实宏伟的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