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皮|统治夏天的精酿啤酒,故事并不漂亮( 三 )


摇滚青年姜大宝会喝着精酿和大家侃儿时大院趣事 , 藏族姑娘卓玛会和大家推广藏族文化 , 汽车讲师老牛是个美食家 , 每次到良食都边喝边聊美食 , 良食的招牌菜“牛老师武汉风味辣毛豆”的灵感来源就是老牛 。
良食精酿亮马桥店的酒头由8个增加到25个 。 梁骐自酿的小麦精酿 , 锅锅成功 , 桶桶畅销 , 最高纪录一晚上卖掉40升 。

图片来源:unsplash
2019年 , 梁骐的第二家店正式开张 。 这家店位于望京阜通西大街 , 开业第一年就实现了非常好的盈利水平 。
然而与此同时亮马河店的经营却陷入困境 。
亮马河店本身采光不好 , 加上最初装修通体全黑 , 一直以来就被诟病 。 酒吧的气质让白天进入店铺的客人少 。 为此梁骐把店铺分租给KONG COFFEE , 希望白天店里也可以进点客人 , 并花了30万为亮马河店重新装修 , 主色调为白色 。
但不巧正好遇到北京亮马河及沿岸的改造工作 。 河水被抽干露出恶臭的淤泥 , 起重机轰轰作响 , 草地被绿布覆盖 , 亮马河店的客流量逐渐变少 。
无社交不精酿疫情成为压垮良食亮马桥店的最后一根稻草 。
2020年春节时 , 梁骐名下有三家酒馆和一家新接手的店铺 。 受疫情影响 , 三家店铺全都大门紧闭 。 梁骐算了一笔账 , 没有收入 , 每天的房租、人力成本一天就要一万多元 , 一个月要赔三十多万 。 如果要维持下去 , 仅亮马河店就要追加60到80万的投资 。
2020年3月3日 , 梁骐在和股东多次商讨下 , 做出决定 。 当天良食发布停业公告:受市政河道改造和综合治理的影响 , 以及疫情突发之下的成本控制考虑 , 陪伴了消费者五年的良食酒馆(亮马桥店)停止营业 。
月底 , 望京的店恢复营业 , 但整装待发的店铺迎接的却是空荡荡的街区 。 在当时 , 望京店每天只有少量的线上订单 , 营收大概两三千元 。 三个月后 , 每天的营业额也只有去年高峰时的80% 。
大众消费啤酒看重其特有的社交体验 , 这意味着啤酒销售倚重线下渠道 。 除此之外 , 精酿啤酒采用艾尔工艺酿酒 , 发酵完成后不进行过滤杀菌 。 这种“现做现喝”的属性使得精酿啤酒局限于酒吧、餐饮等渠道 。
而疫情下 , 餐饮、酒吧、KTV等场所频繁关门 , 精酿啤酒的消费场景消失 。 今年 , 北京接近两个月不能做堂食 , 良食再次受到影响 。 “酒类的外卖需求来自超市 , 不来自餐厅 , 餐厅饮酒是一种场景性饮酒 。 ”梁骐说 。

图片来源:unsplash
一家酒馆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说过“此前运营的酒馆毛利率在50%-60% , 但必须保持足够的客流量 , 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盈利 。 ”
不过 , 主动拓展线上渠道依旧是不少精酿品牌对抗疫情的好方法 。
疫情期间 , 京A在获得嘉士伯的投资后 , 京A瓶装精酿啤酒陆续进入天猫、京东、小红书等线上渠道 。 粮食酒馆也开设小程序良食酒馆外卖部 。 精酿品牌大跃精酿布局线上业务 , 一升装的啤酒外卖订单超出预期 , 大跃精酿又上线了现打现灌装模式 。
北京不能堂食期间 , 李涛就在网上下单了瓶装的精酿啤酒 , 周末的时候又叫来朋友来家小聚 , 大家一起点外卖 , 喝精酿 , 以此来对抗外界带来的焦虑 。
根据灼鼎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 , 预计2025年 , 中国精酿啤酒消费量可达25亿升 , 同比增长近30% 。 目前 , 我国精酿啤酒相关企业达5000家(来源企查查) 。
精酿啤酒产销双热 , 消费者对精酿的认知也逐渐加深 。 梁骐称“对于消费者来说 , 精酿啤酒只是在聚餐社交中多了一种消费选择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