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皮|统治夏天的精酿啤酒,故事并不漂亮

猪皮|统治夏天的精酿啤酒,故事并不漂亮

文章图片

猪皮|统治夏天的精酿啤酒,故事并不漂亮

文章图片



夏日傍晚 , 无风燥热 , 坐在临街餐馆里 , 豪饮一大杯精酿 , 细密的水珠沿着杯壁流下 , 食客们以此来驱走酷暑 。
二十六岁的李涛在望京SOHO上班 , 两年前他养成了一个固定习惯 , 只要不加班 , 就跑到公司对面的麒麟社喝上一杯精酿 。
为什么喝精酿?按照李涛的话说 , 一开始是有逼格 , “新鲜事物总会高看一眼” , 再后来是上瘾了 , “和工业啤酒真的不一样 , 工业啤酒太寡淡了 , 相比之下精酿的麦芽香让人欲罢不能 。 ”
不只是消费者欲罢不能 , 精酿啤酒也成为了资本眼中的新宠儿 。
今年6月 , 鸿禾酒业、鲸都鲜酿、蒸汽熊精酿相继完成融资 。 此前 , 太空精酿、怂人胆、京A等精酿品牌也都获得资本青睐 。 优布劳精酿小酒馆更是大举扩张 , 在全国连开2000家 。
在精酿啤酒的火热浪潮下 , 明星企业海底捞、盒马、叮当买菜、美团优选也纷纷试水精酿 。 有媒体报道 , 仅2021年 , 精酿啤酒品牌融资超过10亿 。
然而入局者众多 , 出局者也比比皆是 。
在企查查上搜索精酿啤酒 , 相关注销企业从2016年至今呈逐渐上升趋势 , 截至目前多达1226家 。
可见 , 精酿啤酒的故事并不那么漂亮 。
热爱起家2013年夏天傍晚 , 北京闷热无风 , 梁骐和朋友去到北京丽都的一家酒吧 。 酒吧里冷气很足 , 在酒保的推荐下 , 梁骐点了精酿啤酒 。
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精酿啤酒 , 顺滑的啤酒沿着喉咙流下 , 麦芽的香气充斥鼻腔 , 就一个感觉“太幸福了!”喝完 , 梁骐垂直入坑 。
此时梁骐还是一家日本拉面餐馆的合作人 。 白天生意火爆 , 他抽不开身 , 只等晚上闲下来 , 才有时间研究精酿 。 那时他托朋友从国外带酒 , 了解国外成熟品牌的风味、口感 。 没事的时候他还往北京的胡同里钻 , 方家胡同的一众啤酒馆 , 他跑了个遍 。
尝鲜之余 , 梁骐逐渐钻研自酿啤酒 。 在最初的精酿圈子里 , 高岩的《喝自己酿的啤酒》很火 , 梁骐买来读了好几遍 , 其他国内外自酿啤酒的书籍他也照单全收 。
几个月后 , 梁骐逐渐上手实操自酿 。 他买设备 , 买原料 , 第一次自酿啤酒是最简单的德式小麦 , 他带给朋友品尝 , 得到了一致好评 。
2012年下半年 , 和梁骐一样的精酿爱好者初露头角 , 这一年也被称作中国精酿啤酒元年 。 当年 , 精酿爱好者们成立了自酿协会 , 还办了几场比赛:中国首届自酿啤酒大奖赛 , 北京家庭自酿啤酒节 。
虽说是比赛 , 但由于设备简陋 , 技术粗糙 , 酒的质量不行 , 更像是互相显摆 , 爱好分享 , 我尝尝你做的酒 , 你给我的酒打个分 。 一位老饕评价 , 就是“酗酒组织” 。
但“酗酒组织”壮大了精酿啤酒圈子 。 北京自酿啤酒协会记载 , 2013年底 , 北京只有30家店铺能买到精酿啤酒 , 一年之后多了60家 。
一些在日后小有名气的精酿品牌也开始活跃 。 西城护国寺的一家墨西哥餐厅里 , 牛啤堂前身“过客”酒吧租了一半场地 , 十米长的冰柜冒着冷气 , 里面存放着上千种啤酒 。 往东走过了什刹海 , 豆角胡同的一个老四合院内 , 大跃啤酒开张营业 , 一群外国人坐在院子里 , 自带食物 , 喝着25元的中国风精酿 。 再东边的北新桥 , 一家叫熊猫精酿的店开在一间十多平米的屋子内 , 老板卖自酿精酿 。 图片来源:unsplash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