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饮茶风俗

我国是茶文化的故土 。 早在西汉时期 , 我国巴蜀地区已普遍兴起饮茶之风 。 那时我国与南洋诸国通商 , 由广东出海至印度支那半岛和印度南部等地 , 从此茶叶就在这一带传播开来 。 之后茶叶又随丝绸之路的开辟外传入西亚乃至欧洲地区 , 同时也不断地通过使者和僧侣向周边国家地区传播 , 尤其是朝鲜、日本等国 。 中国茶叶的传播既有通过碧波万顷的海路 , 又有通过蜿蜒曲折的陆路 , 在这条“茶叶之路”上既有舟楫横渡的壮观 , 又有车马奔驰的喧嚣 。
当中国的饮茶与各国不同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 , 以至宗教意识相融合 , 就呈现出五彩缤纷的世界各民族饮茶习俗 。 所谓“千里不同风 , 百里不同俗” , 饮茶风俗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 它泛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民族习惯于喝某种茶 , 习惯于某些特定的茶具、茶器 , 习惯于某种沏茶方式或喝茶方式 , 包括在特定条件下 , 用上特定的礼仪与语言表达方式等饮茶习惯 。
中国人好饮清茶 , 即为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茶叶冲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凉后) , 顺乎自然 , 清饮雅尝 , 寻求茶之原味 , 重在意境 。 中国唐代的诗僧释皎然有“一饮涤昏寐 , 情思朗爽满天地 , 再饮清我神 , 忽如飞雨洒清尘;三饮便得道 , 何须苦口破烦恼”的感慨;卢仝亦有诗云:“五碗肌骨轻 , 六碗通仙灵 , 七碗吃不得也 , 惟觉两腋习习轻风生 , 蓬莱山 , 在何处 , 玉川子 , 乘此清风欲飞去”;宋朝赵州和尚回答什么都是那句偈语“吃茶去”;可以这样说中国的饮茶深受古老的道佛家思想的影响 , 所以喝茶崇尚清心寡欲 , 恬静平和 , 淡雅致真 。 日本、朝鲜、韩国亦是好饮清茶之国 。 日本的茶道强调“和敬清寂” 。 在朝鲜古代时候 , 官府人员认为喝茶是很重要的礼节 , 尤其是司法部门的官员深信喝茶可以让人做到清廉公正 。 这样的饮茶已不是简单的喝茶品茶 , 它融入特定民族的思想和信仰 , 所以从饮茶风俗中也可以了解到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 茶能助思 , 亦能“反思” , 即反映人的思想意识 。
中国的少数民族和很多西方国家都喜欢加有一定佐料的茶 , 如边陲的酥油茶、盐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 , 又如欧美的牛乳红茶、柠檬红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 , 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风味 。 这其中有不少有趣奇特的饮茶风俗 。
比如印度的马萨拉茶 , 其制作方法很简单 , 就是在红茶中加入姜和小豆蔻 , 奇特的是它的喝茶方式:既不是把茶倒到杯中一口口的喝 , 也不是倒在瓢筒中用管子又慢慢吸吃 , 而是习惯把茶倒在盘子里 , 伸出又红又长的舌头去添饮 , 所以这种茶又叫做舔茶 。
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里 , 比如巴基斯坦 , 森严的教律规定不许酗酒 , 所以饮茶盛行 , 养成了以茶代酒 , 以茶消腻 , 以茶提神 , 以茶为乐的饮茶风俗 。
在西亚 , 土耳其、伊拉克被称为豪饮之国 , 他们不喜温饮 , 而喜煮滚热饮 , 只饮红茶 , 不饮绿茶 。 伊拉克人煮的是很浓的红茶 , 味苦色黑 , 所以有些伊拉克人喝茶时先舔一下白糖 , 然后呷一口茶 , 循环往复 , 重复进行;也有的在喝茶时把糖放在面前 , 望糖喝茶;大概还有人颇有点“望梅止渴”的情趣而边想白糖边喝苦茶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