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祭|年夜饭:千余年来最具仪式感的家宴( 二 )
文章插图
从唐诗宋词看古人年夜饭吃些什么
文章插图
古代宴饮绘画我们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有年夜饭的风俗,但对当时的古人年夜饭究竟吃了什么喝了什么还不太确定,好在除夕饯岁的食俗在之后的唐诗宋词里高频率出现,让今人得以穿越时空,瞥见当时食俗愈浓且别具一格的风味年夜饭。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取酒虾蟆陵下,家家守岁传卮。”——燃烛守岁、宴饮娱乐、通宵达旦是唐代上至宫廷、下到寻常人家的除夕景象。除了通常的大鱼大肉,饮椒酒、柏酒,吃五辛盘、胶牙饧,再进桃汤、蓝尾,是唐宋时期除夕年夜饭桌上的饮食习俗。
【 腊祭|年夜饭:千余年来最具仪式感的家宴】在古人心中,“花椒”具有性温、多子、气香的优点,椒酒即花椒浸酒,热辣的滋味正适合暖身。杜甫的《杜位宅守岁》诗:“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以及戴叔伦的《二灵寺守岁》诗:“无人更献椒花颂,有客同参柏子禅。”说的都是唐朝人除夕守岁喝椒酒的风俗。
而“柏”作为常青树,也有长寿的象征,以柏叶浸制的柏酒在唐宋时期的年夜饭上也大受欢迎。君臣宴饮喝柏酒——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在《守岁侍宴应制》里有吟:“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孟浩然除夕夜会好友也喝柏酒——有其所作的《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诗为证:“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惊今夕,屠苏荐诘朝。”“遥知儿女圃乐处,饮遍屠苏忆乃翁。”“炽炭炉中百药香,屠苏煎酒代椒觞。”屠苏酒是唐宋文人除夕诗词里的另一位大明星,传说来自民间一位医药高人,每在除夕夜前制作药包泡酒,为众人去病消灾。药人的姓名已失传,但其所居住的草庵名叫屠苏草庵,屠苏酒也因此得名。《四时纂要》中记载了屠苏酒的药方:“大黄、蜀椒、桔梗、桂心、防风各半两,白术、虎杖各一两,乌头半分。右八味,剉,以绛囊贮。”所列的八味药其功效主要是清热、散风、健脾、除湿。唐宋时期的人们相信,在大寒阴气极盛时节饮屠苏酒,能够起到祛病除疾、延年益寿的功效。
不论椒酒、柏酒还是屠苏酒,彼时的人们爱将除夕所饮之酒称为“岁酒”或“寿酒”,来表达新旧更替时,身体的调适与精神更新,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所以胶牙饧、五辛盘等年节食物,同样也是于身心有补益的健康食品。宋代除夕诗词《次韵李士举丈除夕》里就有:“柏酒浮三酌,蔬盘荐五辛。”“五辛”亦称“辛盘”“春盘”,即在盘中盛上大蒜、小蒜、韭菜、云台、胡荽这五种带有辛辣味的蔬菜。《本草纲目》“五辛菜”条载:“岁朝食之,助发五脏气”。食五辛可驱寒除疫,同时也具有“尝新”“迎新”的意思。胶牙饧即麦芽糖,算是年夜饭上的甜点。《东京梦华录》里有记载:“(京都开封)近岁节……卖干茄瓠马牙菜、胶牙饧之类,以备除夜之用。”除夕夜吃黏牙的胶牙饧,意味牙齿更牢固,不会因年老而脱落,即“婪尾三杯饧一楪,从今身健齿牙牢”。
除了以上“养生”食物,年夜饭还有其他丰富多样的小食。《梦粱录》卷六载:“(除夕)内司(内务府)意思局(宫中机构)进呈精巧消夜果子盒,盒内簇诸般细果、时果、蜜煎、糖煎……”“后苑修内司各进消夜果儿,以大合簇订凡百余种,如蜜煎珍果,下至花饧、萁豆,以至玉杯宝器。”(《武林旧事·岁除》)充满精巧寓意、吉祥寓意的美味佳肴为唐宋时期的除夕增添了欢庆富足的感觉,也寄托了对新一年的美好祈望。
推荐阅读
- 五花肉|6-10人的年夜饭,荤素搭配16道菜,有凉有热还有汤,开心健康过年
- 辣条|今年的年夜饭,我已经帮你准备好了,就做这8道菜吧
- 年夜饭|节前看消费 老字号上线 传统美食融合传统文化
- 趋势|外卖、小规模成趋势 酒店年夜饭的花样“菜单”
- 氛围|过年氛围拉满,海岛年夜饭就差你啦!
- 白菜|除夕年夜饭,教你八道家常年夜菜的做法,好看又讨喜,新手也能做
- 土豆|2022除夕年夜饭,分享10道吉祥菜,有荤有素寓意好,端上桌倍有面子
- 粉条|除夕年夜饭,老人说: 这4道菜不要吃,否则越吃越穷,到底是啥菜呢
- 包子|年夜饭必备的5大“硬菜”,菜色“新颖”,道道都是“好寓意”!
- 小白菜|“年夜饭”在东北吃,可以吃到的6大“硬菜”,正宗又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