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市场获悉,四特酒现已正式开启 “天工1972” 产品经销权竞标,由内及外拓展渠道,推动新品快速落地。有经销商表示,“近两年来,四特酒在中高端产品的表现更为稳健,以四特十五年为代表的产品收获了口碑与销量的双丰收。”
文章插图
从近百人的国营樟树酒厂,到如今拥有近3000名员工的知名酒企,经过70年的发展,四特酒始终特香型的传统酿造工艺与“差异化”定位,屡获国家级荣誉,成为特香型白酒的代表品牌。
硬件实力突出,稳步进军全国市场
优质的酿酒基地与产能是白酒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四特酒公司拥有祚延园、承延园、阁皂山三大酿酒厂区,总占地面积三千余亩,产能6万千升,共有7大手工车间和4大机械化生产车间,共计11个酿造车间,为酿造特香型美酒而不间断地运作,这也是四特酒“一口三香、清香醇纯”的口感密码。
文章插图
在高效率酿酒实力的基础上,四特酒还有着雄厚的储酒实力,其拥有地下酒池、陶坛酒库和不锈钢罐群等大规模储酒容器。2021年1月,四特酒9600千升新万吨酒罐群落成,标志其储酒硬件实力再上新台阶,总储酒能力突破110000千升。
同时,四特酒还将细节做到极致,为防止酒气外溢,工作人员会定期对储酒密封性进行检查管理,为四特酒全线产品的良性生产和运营提供坚实保障。
正是在这样对品质的匠心坚持与严苛要求之下,四特酒早在1988年就获得了国家质量银质奖章,此后又多次荣获了江西省科学进步奖,酿酒技艺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寻味祚延园,破解“12353”工艺密码
江西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之交湿润多雨,酒糟香味会随着季风风向吹向赣江,依靠着赣江水土滋养着一方人的四特酒厂,也在岁月的沉淀中逐渐成长为每一个樟树人舌尖深处的味道。
【 窖池|70年特香绵延,破解四特酒的高质量发展密码】过去,酒糟长时间堆放在外,厂区内外到处弥漫着酒香味。现如今,随着国家不断提升环保要求,从窖池中清理出来的酒糟进行废弃物循环利用,制成有机肥料、液肥或饲料等,避免对环境的污染。秉承着一方企业造福一方水土的态度,也为樟树市优化城市环境贡献了一份特香力量。
文章插图
除了得天独厚的酿酒条件,从历史与工艺传承的角度来看,江西樟树可以说是一块酿酒宝地,从樟树市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大量陶皿、酒器以及殷商时代的青铜器,都诉说着这里绵延千年的酒文化。
四特酒一直秉持着“让传统的更传统、让现代的更现代”的企业理念,不断精进企业运作模式、销售管理与人才培养等等,在工艺方面则坚持古法酿造。四特酒所采用的传统酿造工艺“12353”,正是来自于千年的历史传承与历代酿酒师的经验总结。
这里的“1”是一种原料,即整粒赣鄱稻米,不浸泡,不粉碎,固态发酵;“2”是两种窖池材料,酿酒窖池四壁由龙虎山丹霞地貌红褚条石垒砌而成,窖底铺放优质窖泥;“3”指的是3种大曲原料,即面粉、麦麸、酒糟(丢糟);“5”代表5轮次发酵,每一轮次投粮的量和发酵的天数都有所不同;最后一个“3”是3层次摘酒,分为上、中、下三层取酒,每个层次的酒分别入库贮存。
在“12353”的传统工艺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坚持手工酿造、因时而造,因为车间的温度过高,酿造车间开班时间定在晚上和上午,下午不开班。
推荐阅读
- 面粉|70年代和80年代,这7种老百姓餐桌上便宜的饭菜,现代人吃不到了
- 酥肉|炸酥肉,别只会用面粉加鸡蛋,多加3样,外酥里嫩,凉着吃也特香
- 面包|家常美味中式特香老面包,锁住家人的胃
- 中式|中式特香老面包
- 早餐|豆沙薄饼当早餐特别棒,柔软特香,女儿非常喜欢
- 白菜|一颗白菜加一块南瓜,新做法特香,我家一周吃3次,每次都不够吃
- 酸奶|小朋友最馋的小零食,用剩酸奶就能做,无油无水,入口即化,特香
- 千层饼|面粉别蒸馒头了,新做法你想不到,比馒头油条要好吃,特香!
- 凉拌韭菜|面粉别只会擀面条, 加把韭菜一擀一煮, 吃起来特香, 最近我家常做
- 蔬菜|不管炒什么肉,都别直接下锅!学会这3招,肉香滑嫩又入味,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