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这位吉尔吉斯斯坦小伙却在上海接二连三地开出新餐馆|生活在上海 | 店长( 二 )


当服务员的很多人学历不高。“服务之外就是培训。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在这里要求进步。他们有了起步的态度,很快就会有进步。如果没有态度作为基础,再多的培训都没用。”Gene说。每开一家店,招聘新人,Gene都会看对方的优缺点,帮助员工发挥出天赋。
疫情下,这位吉尔吉斯斯坦小伙却在上海接二连三地开出新餐馆|生活在上海 | 店长
文章插图
上海给我惊喜
说起来,Gene与上海结缘快10年了。第一次是2007年,趁本国的大学学习期间有一年的休学时间(gap year),他到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中文。“我就是对中国感兴趣,也许因为我们两国是邻居吧。”他一下子就爱上了上海。他回国完成大学学业后,从2012年起就定居在上海。“这座城市的特别之处在于不同文化的混合。”在上外读书之余,他就经常光顾各家特色餐厅、酒吧,参加不同的活动。回到上海的头一年,他又上东华大学继续学中文。“因为我知道,要长住这里,不会中文,无法想象。”
大数据一直是他的利器。平时,他经常从大量消费者的口碑中分析他们现在喜欢的,并预测他们以后会喜欢什么。这些数据帮助Gene了解目标客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影响到菜单开发,推动市场营销。
Gene很享受在上海做生意的这段时光,一直感觉自己在不断发展。生意出问题了,市场很快会发出警告:要醒来,要发展,要努力。“我喜欢这种感觉,它让我自然而然地对自己有要求。我不会变懒,懒汉做不了生意。”上海的快节奏带给他更多的成就感。“所以我来上海,不然我就去比较安静的地方了。”在他眼里,上海有亚洲的元素,又有浓浓的国际风味。他遇到了本地人、外地人、外国人,不同的混合,不同的文化在他面前激烈碰撞,无论做事情、做生意,还是搞艺术、时尚,都带给他惊喜。“上海在很多领域处于世界的前端、潮流的最前端,包括餐饮业。”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张家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