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锅|盘点古代皇帝的春季养生食膳

乾隆皇帝早膳:
炒鸡、炖酸菜热锅、鹿筋折(拆)鸭子热锅、羊西尔占、苹果软烩、烧麅肉、醋烹豆芽菜、肉丝炒韭菜、象棋眼小馍首、火爆豆腐包子、甑尔糕、粳米乾膳、豆腐八仙汤、银碟小菜、银葵花盒小菜……
宫廷中的御膳 , 常应时而变 。 据记载 , 这是乾隆皇帝二月二十三日的早膳 , 时值春季 。 唐代百岁医家孙思邈就曾提到春季食养的原则之一即是「省酸增甘 , 以养脾气」 , 春季少吃酸味的食品 , 多吃甜味的食品 。
中医认为 , 五行中 , 肝属木 , 味为酸 , 脾属土 , 味为甘 , 春季肝气过旺 , 容易伤及脾脏 , 导致脾胃虚弱 。 上则乾隆帝早膳中选用了少许酸味的炖酸菜热锅 , 即所谓「省酸」 , 避免肝气过旺 , 又选择了苹果软烩、醋烹豆芽菜、豆腐八仙汤、火爆豆腐包子等多种清淡菜肴 , 避免加重脾胃负担 。
【热锅|盘点古代皇帝的春季养生食膳】热锅|盘点古代皇帝的春季养生食膳
文章图片

同时这则御膳中既有偏温性的鹿肉 , 又有偏寒性的鸭肉 , 寒温并用;点心亦粗细搭配 。 综观这则早膳兼有谷、果、肉、菜 , 膳食十分丰富 。
我们常说食补胜过药补 , 是药三分毒 , 适时进补 , 在疾病来临之前通过饮食调理 , 「未病先防」是养生的关键所在 。
当然 , 这并不是说不管什么身体情况都要以补为主 , 而是说要合理膳食 , 这样才能保证机体得到更加全面的营养 。
《黄帝内经》中所说的「五谷为养 , 五果为助 , 五畜为益 , 五菜为充 , 气味合而服之 , 以补益精气」就是这个道理 。
乾隆皇帝亦是如此 , 据说他很喜欢吃鹿肉、熊掌等野味 , 还喜欢食用鸭子 , 寒温并用 。 在吃肉的同时更讲究营养均衡、荤素搭配 , 如他喜欢吃各种豆类食物和山菜 , 尤其是豆腐和豆芽菜 , 早晚就食用一些热汤面、粥类等 。 平时也经常吃杂粮糕点 , 粗细搭配 。
热锅|盘点古代皇帝的春季养生食膳
文章图片

据清宫《膳食档》记录 , 乾隆皇帝对豆制食物 , 有着特殊的嗜好 , 差不多每天的膳桌上都有 , 而且每餐都不得重样 , 他常吃的豆类菜品有很多 , 比如豆片汤、炒豆芽菜、红白豆腐、厢子豆腐、鸡汤豆腐、锅塌豆腐、什锦豆腐……
豆腐 , 古称「福黎」 , 是由中国发明、制造并传往世界各地的 ,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 被人们誉为「植物肉」 。 其味甘、咸 , 性寒 , 能宽中益气、调和脾胃 , 还有清洁肠胃、清热散血的功效 , 适用于多种热性病症见口乾口渴、口中异味、腹胀等以及热病后的调养 , 还可清肠胃助消化 , 食欲不振时可使用 。
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 , 豆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钾、镁、锌、叶酸、维生素B1和B6等营养成分 , 豆腐中的脂肪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且不含胆固醇 , 所以是很好的滋补佳品 。
此外 , 豆腐中还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黄酮 , 是更年期患者的良好选择 。
热锅|盘点古代皇帝的春季养生食膳
文章图片

乾隆皇帝在食用豆腐的时候还经常配合一些山珍野菜 , 包括蕨菜、松蘑、香菇、冬笋等 。 清朝时 , 全国各地所产的山珍都要定期进贡宫中 , 比如浙江冬笋、笋尖 , 江西的石耳、铅山香菰 , 湖南的乾木耳 , 四川的茶菇、丁香菌 , 山西的五台山台蘑等 。
其中冬笋是我们现在常用的一种食材 , 与春笋、夏笋相比品质最佳 , 同时也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 其味甘性微寒 , 归胃、肺经 , 具有滋阴凉血、和中润肠、解渴除烦、开胃健脾等多种功效 , 主治脘痞胸闷、纳差、痰多、大便乾结等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