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干菜烧肉,我所欲也——鲁迅( 二 )
贰 | 鱼
绍兴的社戏 , 曲种多样 , 有“大班”戏(绍剧)、“的笃班”戏(越剧)、“目连”戏、“鹦哥班”戏、绍兴莲花落等 。 又是坐着乌篷船观看 , 真是别有一番风雅 。
文章图片
戏台
带着“我与鲁迅同看社戏 , 那我也约等于鲁迅的小伙伴”的心 , 我去看了其中的一部分 。 却被我意外发现离了罗汉豆 , 《社戏》一文里还藏了好几份隐藏菜单 。
在绍兴唱戏 , 讲究一个“戏文做给人头看” , 也就是一定要“接地气” , 引发共鸣 。 因此戏中有很多生活化的剧情 , 尤其唱到美食 , 不仅风趣幽默 , 又充满地方文化 。
例如莲花落中有唱:“咚咚斩白鲞 , 咯咯杀鸡娘……菜油浇了六大两 , 麻油浇得喷喷香 。 ”从色、香、味、音多个方面描绘场景 , 像我这种爱吃又爱做饭的人 , 光听脑中就浮现各种画面了 。
文章图片
在经典鹦哥班戏《箍桶记》中 , 张箍桶前去石二家箍桶 。 石二吩咐厨房上菜招待时 , 特地要卖卖“上层人”的优雅 , “天堂地”、“挂灯结” , 省略一个“狱”和“彩” , 在绍兴话里分别与“肉”和“菜”谐音 。 “两叔般”、“钻山”、“钻笆” , 分别指代“鱼”、“笋”、“鸡” , 伴随着朗朗上口的演唱 , 简直算是雅到极致了 。
但张箍桶就和我这种“不解风雅”的人一样 , 直接自言自语吐槽说:“有钱人家吃饭真是怪 , 吃饭前还要先念寿生经的 。 ”可见绍兴社戏的诙谐 。
文章图片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 听了几段后 , 我发现作为鱼米之乡 , 绍兴社戏里只要提到吃的 , 往往都会有鱼 。 其中最常见的是白鲞 , 也就是黄鱼鲞 。
鲞 , 指的是剖开晾干的鱼 , 现在也泛指成片的腌腊食品 。 在江南提到鲞 , 基本立刻就会想到黄鱼鲞、带鱼鲞、鳗鲞等 。
清末民初的储存条件下 , 鲜鱼难以长期保存 , 做成鲞就是最好的方法 。 要吃的时候拿水冲洗一下 , 放上一点姜丝和葱 , 只要简简单单地上锅一蒸 。 蒸汽将所有的鲜味激发出来 , 渗透到每一丝蒜瓣状的鱼肉内 , 那咸鲜的滋味真的让人欲罢不能 。
文章图片
另一种受欢迎的鱼是草鱼(鲩鱼) , 除清蒸外往往会做成醋溜鱼 。 草鱼先用盐略加腌制 , 然后下油锅炸熟 。 将生姜、大蒜炒香后草鱼回锅 , 浇上糖水和醋 。
出锅后的醋溜鱼经过油炸去了鱼腥 , 多了炸物的油脂香 。 就如《何文秀》中所唱“油煎鱼儿扑鼻香” 。 而糖与醋又压住了油腻 , 让整道菜酸甜开胃 , 我家小妹儿时不爱吃鱼 , 但唯有醋溜鱼她愿意多动几筷子 。
叁 | 肉
绍兴社戏中反反复复出现了一个名词——天堂肉 。 在江南 , 恐怕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种配得上天堂之称的肉 。 因此什么是天堂肉 , 可谓是众说纷纭 。
文章图片
从《何文秀》的唱词“白鲞红炖天堂肉”中 , 我们推测对应的是宁波、舟山的名菜“黄鱼鲞烧肉” 。 那这天堂肉 , 应该就是红烧肉了 。
江南人烧红烧肉 , 更喜欢用炖的方法 , 不过也不排斥炒糖色的方式 。 炖出的红烧肉更加软烂 , 但仍具完整的外形 , 肥而不腻 , 入口即化 。
推荐阅读
- 红烧肉|蒸馒头时为什么要放白糖?很多人不懂,怪不得发面慢,馒头又难吃
- 烧肉|好吃到舔盘子的下饭菜烧肉猫耳朵
- 辣椒丝|清蒸红衫鱼这样做,解馋堪比红烧肉
- 五花肉|红烧肉烧豆角
- 妈妈的味道|这是我吃过全宇宙最好吃的烧肉
- 玉米油|燕麦消化饼干这样做,解馋堪比红烧肉
- 一滴油|这样的无油无水版红烧肉你能吃多少?
- 五花肉|#东古家味美食#红烧肉烧豆角
- 油脂|红烧肉的家常做法,香甜四溢,肥而不腻,美味下饭,全家都爱!
- 伴侣|酱香红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