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拉面,在中国凉了?( 二 )


而在去年的疫情冲击下 , 味千拉面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亏损 。 截止去年12月31日 , 味千拉面的运营方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营业额同比减少29%至18.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亏损7786.8万元 , 而上年同期的净利润为1.56亿元 , 由盈转亏 。
在去年 , 味千拉面拥有快速休闲连锁餐厅722间 , 较上年同期的799间减少了77间 。 关闭一些收益不良的店铺的同时 , 味千拉面还在压缩各种成本 , 人工成本比上一年减少29.8% , 水电、广告促销、店铺管理费等其他经营开支也比上年同期减少34.1%至4.2亿人民币 。
根据界面新闻的报道 , 在去年疫情缓和许久的第四季度 , 味千拉面的营业额也只有2019年同期水平的近85% 。 这跟味千拉面大规模关店止损有关 , 但在最近几年 , 味千拉面的颓势已经非常明显 。 2018年~2020年的最近3年里 , 味千拉面的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5.5亿元、1.56亿元、-7786.8万元 。 由此可见 , 即使没有疫情影响 , 味千拉面的净利润也一直处于持续下滑态势 。
而以往经常光顾味千拉面的客源 , 可能已经跑到了隔壁的和府捞面等各种新兴的国产拉面消费品牌里 。 可能急于向进军中国的“一兰拉面“ , 好像也仅仅止步于香港 , 目前还没有在国内出现 。 而近几年来 , 名气渐长的另一家博多拉面连锁店”一风堂“ , 似乎开始在中国店铺铺开势头渐长 , 但苗头已经不如当年的味千拉面 , 官方中文网站也始终保持“正在升级维护中“ 。
02
拉面:城市劳动阶级的料理
和味千拉面一样 , 其实日式拉面在中国的势头早已不如进入中国时那样火爆 。 和在一线城市隐秘角落里的高级日本料理店相比 , 食材和开店流程简单的日式拉面在它的发源地 , 一直以来都是以一副接地气的面容出现的 。
最大的理由 , 还要从一碗日式拉面的中国基因讲起 。
和传统日本的清淡饮食相比 , 更接近中国口味的拉面对日本人来说是一项舶来品 。 有研究者认为 , 上世纪20年代开始 , 一些来自国内的移民将中国的拉面传统带去了日本 , 和日本传统的荞麦面不同 , 重视汤底充满嚼劲的中式拉面 , 为那些正忙碌于城镇建设的工人阶级解决一顿午饭提供了便利 。
另外 , 长时间习惯于大米的日本人在二战结束后 , 开始在国内面临严重的食物短缺问题 。 二战结束后的二十年间 , 日本接受了来自美国的4.45亿美元“食物援助” 。 这批援助物资以面粉为主 , 迫使习惯以大米为主食的日本人想方设法将面粉融入日常食谱中 。 这一社会动向不仅推动了方便面的出现 , 也间接促进了日本拉面热潮的爆发 。
即便在现在的日本 , 拉面在第一印象上 , 依然是简便速食的代名词 。 来自于中文的日文“Ramen”一词 , 随着方便面的发明 , 开始登上超市和便利店的食品货架 , 琳琅满目的日式“Cup Ramen”更是进一步拉近了这种料理和平民之间的距离 。
在城市 , 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和没有宽裕时间的上班族 , 挤进拉面店来一碗骨汤拉面是家常便饭 。 餐厅内的场景跟吉野家以及松屋内吃猪肉盖饭的客人们如出一辙 。 这种餐馆的目标客群是从日本各小地方来到东京、大阪等大城市参与城市建设的劳工阶层 , 也就是日本的“农民工” , 午餐套餐的主要卖点吃饱就行 。 如今在上海等城市铺开的一风堂等日式拉面店 , 你吃的那种拉面套餐 , 大部分是很多日本劳动阶级经常选择的经济实用型午餐套餐 。
脱离外来料理的属性 , 拉面进入日本寻常百姓家 , 这一过程隐秘而又直接 , 正好刺中日本高速成长期日本劳动阶级的餐饮焦虑和痛点 , 进入日本各大城市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劳工阶层 , 以及学生党 。 日本政府甚至开始监测拉面消费在劳工阶层中的比例 , 以辅助判断他们的生活水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