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拉面,在中国凉了?( 三 )


而在日本一些农村和城市交界的地区 , 拉面店更是一些农户开展生意的舞台 。 拉面在内容上被肆意”改良“ , 在日本横滨横须贺的一个小镇上 , 因为当地人喜欢豆芽的爽脆感 , 当地的猪骨汤拉面上 , 通常还会堆上一层小山高的豆芽 , 形状如同富士山一般 。 味道清淡 , 却饱腹感十足 , 店铺没有城市中那么高级干净 , 但只要是一个超过50年的老店 , 就一定能够吸引稳定的社会中下阶层客源 。
03
日式拉面的替代者:兰州拉面
而就在今年 , 日式拉面似乎有了一个意外的竞争者——兰州拉面 。
让很多人想象不到是 , 自己与同学常在街边吃的兰州拉面 , 也会在那些被看做是高端Mall的地方开店 , 并且必须排队才能吃到 。
而以往关于兰州拉面的老话题早已被很多人抛到九霄云外 。 很多兰州当地人或多或者承担着跟外地人解释兰州没有“拉面”只有“牛肉面”的义务 , 但这么多年过去 , 老百姓眼中的平价美食 , “兰州拉面”早就占上了一席之地 。
相似的店面装修、工作人员、面条味道 , 甚至是菜单美术风格 , 这些开在不同城市区域的兰州拉面馆 , 模式仿佛连锁快餐品牌一般 , 而相比肯德基和麦当劳等著名快餐 , 极高的价格优势以及极强的填饱肚子属性让其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 虽然肉片总是寥寥无几 , 但那种热汤穿肠过的感觉 , 每每都让人非常难忘 。
就是这种看似平平无奇的汤水面 ,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被风险资本低调追捧 , 与一二线城市的日式拉面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 。 很多人很难注意到投资者们如同热锅蚂蚁般的忙碌身影 , 但在市场这口大锅中 , 兰州拉面早已被搅得翻天覆地 。
首先是上海的兰州拉面馆越来越多了 , 一位喜欢美食的博主刘广大 , 深谙各种随心飞和优惠套票的购买方法 , 经常在闲暇时间拉着妻子飞到全国各地寻找饭馆尝鲜 。 但在近两个月以来 , 他注意到兰州拉面出现的频次异常之高 , 并且每次都是以往并未听说过的品牌:马记永、陈香贵和张拉拉 。
这并非是什么在兰州本地的巷深小馆 , 也不是青海人开设的“中国兰州牛肉拉面馆“ , 而是开在大型商场黄金地带的兰州拉面馆 。
今年6月 , 有公开信息陆续爆出 , 红杉、金沙江创投、源码、高榕、顺为、凯辉、挑战者资本、险峰长青等近10家著名VC机构早已入局这三家拉面馆 , 并且融资都不下一轮 。
而根据一些媒体报道 , 被资本争抢最为激烈的“马记永” , 已经拿到红杉高达10亿元估值 , 陈香贵也紧随其后 , 估值也迅速来到10亿 , 规模稍小一些的张拉拉即使只有3.9亿元估值 , 也已经让众多前热门投资项目——茶饮行业侧目 。
虽然兰州拉面确实香 , 但这门看起来古老的生意 , 为什么在资本眼中会如此“香气逼人”?
“最早上海比较出名的兰州拉面馆 , 就是伊祥·敦煌楼 , 至少在我眼中 , 这个饭店是类似驻京办一样的存在” 。 刘广大边说边打开美团展示其中的菜品 , 其中大部分卖相都非常精致 。
这段描述与近几年的“拉面界”的历史市场格局发展相吻合 。
一位兰州拉面连锁品牌的机构投资人赵洪曾向媒体表示 , 兰州拉面是个成熟品类 , 拥有巨大刚需 。 但一直处于非市场化的半垄断经营状态 , 行业处于低值的供给水平 , 离现代化餐饮有很大距离 , 直至最近几年兰州拉面的新业态才开始崛起 。
行业垄断逐渐消失 , 嗅到机会的资本立即进场 , 靠着焕然一新的店面 , “深夜食堂”的感觉 , 以及30元以上的套餐价格 , 吸引着众多年轻人的青睐 。 而这种投资也被视为良性循环 , 风气甚至弥漫到整个餐饮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