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质|白茶为什么要压饼?新买的茶饼直接拆成散茶,是不是更方便存放?


内质|白茶为什么要压饼?新买的茶饼直接拆成散茶,是不是更方便存放?
文章插图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早些年,便有人一直不好看茶饼。
原因是说,像绿茶、红茶这类茗茶,都是散茶。
从来没见到市面上,有人卖绿茶饼、红茶饼的吧?所以说,饼茶本身就是个异类。
类似的观点,曾一度在茶圈内蔓延,甚至有人提出好茶不压饼。
然而,自己却不敢苟同。
想必,赞同这些话的人,一定对历史不太了解。
稍微懂一些茶叶历史的茶客,便会知道,在明初朱元璋“兴散茶、废团茶”之前,我国茶叶的主流形式就是饼茶,即团茶。
内质|白茶为什么要压饼?新买的茶饼直接拆成散茶,是不是更方便存放?
文章插图
在陆羽《茶经》中就有记载:
“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意思就是,晴天时将茶青采摘下来,经过蒸软和捣碎后,拍成团,再用绳子一个个穿起来,进行烘焙。
按照现代的工艺角度来看,唐宋时期的龙凤团茶,与现代的蒸青紧压工艺极为相似。
可见,茶叶压饼不仅不是异类,反而曾经作为主流,鼎盛一时。
只不过,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绿茶和红茶才成为了如今的模样。
不再压饼,而是保持着散茶的状态,被人们所熟知。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尊重历史,尊重现实。
内质|白茶为什么要压饼?新买的茶饼直接拆成散茶,是不是更方便存放?
文章插图
《2》
提到压饼,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白茶饼。
在茶圈中,白茶的模样可谓是千姿百态。
有芽头饱满,一旗一枪的白毫银针,也有身形秀挺、叶如细柳的白牡丹,更有粗枝大叶的寿眉。
而它们三者,都可以从散茶的形态,被压制成饼。
白茶饼的制作,与古代不同,现代则是在散茶的基础上进行压制。
内质|白茶为什么要压饼?新买的茶饼直接拆成散茶,是不是更方便存放?
文章插图
并且,刚制作完成的白茶散茶,是不适合压饼的。
因为彼时,刚刚完成了烘干,茶叶就像经历了一场马拉松比赛,暂时没有足够的体力应对接下去的压饼工艺了。
如果急着拿去压饼,养分尚未聚集,香气和滋味的表现不佳,品质自然也不好。
所以,要耐心等待。
等到存放半年左右,内质重新聚拢后再压饼,才是最好的时机。
饼茶与散茶,可谓是白茶界的绝代双骄。
前者丰腴醇厚,后者清纯可人,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
同时,也给了茶友们更多选择的空间。
内质|白茶为什么要压饼?新买的茶饼直接拆成散茶,是不是更方便存放?
文章插图
另外有人说,“好茶不压饼,因为会破坏茶叶当中的营养物质。”
不可否认,压饼的流程,会让茶叶内部的物质,出现小部分的损耗。
可对于内质丰富的好茶来说,根本微乎其微,不足挂齿。
平日所说的“瑕不掩瑜”,便是此般道理。
好的压饼技术,是精湛的,是恰到好处的。
在最少的损耗下,制作出一批又一批工艺精良,松紧适宜的白茶饼。
它们不仅撬起来方便,且未来具有良好陈化空间,很容易转化出好的风味。
可见,白茶的品质与形态无关,散茶与饼茶皆是主流。
内质|白茶为什么要压饼?新买的茶饼直接拆成散茶,是不是更方便存放?
文章插图
《3》
白茶压饼的好处,主要有两点。
第一,风味独特。
第二,方便储存。
有很多人喜欢买白茶饼,是因为期待它在两三年后,陈化出特殊的枣香。
这股枣香,温暖、怡人,味道类似于蒸红枣糕的清甜气息。
而枣香,又是属于果香的一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