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质|白茶为什么要压饼?新买的茶饼直接拆成散茶,是不是更方便存放?
文章插图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早些年,便有人一直不好看茶饼。
原因是说,像绿茶、红茶这类茗茶,都是散茶。
从来没见到市面上,有人卖绿茶饼、红茶饼的吧?所以说,饼茶本身就是个异类。
类似的观点,曾一度在茶圈内蔓延,甚至有人提出好茶不压饼。
然而,自己却不敢苟同。
想必,赞同这些话的人,一定对历史不太了解。
稍微懂一些茶叶历史的茶客,便会知道,在明初朱元璋“兴散茶、废团茶”之前,我国茶叶的主流形式就是饼茶,即团茶。
文章插图
在陆羽《茶经》中就有记载:
“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意思就是,晴天时将茶青采摘下来,经过蒸软和捣碎后,拍成团,再用绳子一个个穿起来,进行烘焙。
按照现代的工艺角度来看,唐宋时期的龙凤团茶,与现代的蒸青紧压工艺极为相似。
可见,茶叶压饼不仅不是异类,反而曾经作为主流,鼎盛一时。
只不过,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绿茶和红茶才成为了如今的模样。
不再压饼,而是保持着散茶的状态,被人们所熟知。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尊重历史,尊重现实。
文章插图
《2》
提到压饼,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白茶饼。
在茶圈中,白茶的模样可谓是千姿百态。
有芽头饱满,一旗一枪的白毫银针,也有身形秀挺、叶如细柳的白牡丹,更有粗枝大叶的寿眉。
而它们三者,都可以从散茶的形态,被压制成饼。
白茶饼的制作,与古代不同,现代则是在散茶的基础上进行压制。
文章插图
并且,刚制作完成的白茶散茶,是不适合压饼的。
因为彼时,刚刚完成了烘干,茶叶就像经历了一场马拉松比赛,暂时没有足够的体力应对接下去的压饼工艺了。
如果急着拿去压饼,养分尚未聚集,香气和滋味的表现不佳,品质自然也不好。
所以,要耐心等待。
等到存放半年左右,内质重新聚拢后再压饼,才是最好的时机。
饼茶与散茶,可谓是白茶界的绝代双骄。
前者丰腴醇厚,后者清纯可人,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
同时,也给了茶友们更多选择的空间。
文章插图
另外有人说,“好茶不压饼,因为会破坏茶叶当中的营养物质。”
不可否认,压饼的流程,会让茶叶内部的物质,出现小部分的损耗。
可对于内质丰富的好茶来说,根本微乎其微,不足挂齿。
平日所说的“瑕不掩瑜”,便是此般道理。
好的压饼技术,是精湛的,是恰到好处的。
在最少的损耗下,制作出一批又一批工艺精良,松紧适宜的白茶饼。
它们不仅撬起来方便,且未来具有良好陈化空间,很容易转化出好的风味。
可见,白茶的品质与形态无关,散茶与饼茶皆是主流。
文章插图
《3》
白茶压饼的好处,主要有两点。
第一,风味独特。
第二,方便储存。
有很多人喜欢买白茶饼,是因为期待它在两三年后,陈化出特殊的枣香。
这股枣香,温暖、怡人,味道类似于蒸红枣糕的清甜气息。
而枣香,又是属于果香的一种。
推荐阅读
- 盒装|牛奶为什么盒装的会更贵?辨别清楚这“3不同”,再买就会挑了
- 红烧肉|蒸馒头时为什么要放白糖?很多人不懂,怪不得发面慢,馒头又难吃
- 沙拉酱|饭店的肉松小贝为什么那么好吃,主要是多了这一步
- 辣白菜|为什么鲜族的“辣白菜”这么好吃?原来腌料有讲究,快来学一学吧
- 脆爽|饭店的酸辣土豆丝为什么脆爽好吃?把步骤都告诉你,开胃下饭
- 茶点|喝茶的时候,为什么要准备一些茶点呢?快来我告诉你答案~
- 糯米粉|轮船底部为什么会长海鲜?为什么轮船底部的海鲜不可以吃?
- 存放|撬过的白茶饼怎么保存?村姑陈分享经验,这些建议一定要往心里去
- 烂根|啤酒养花,为什么植物反而更易烂根黄叶?归咎于这3点
- 肉馅儿|为什么你的馄饨馅儿又柴又干?第一步就做错了,难怪肉馅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