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饼|舌尖上的“潍”道|《红高粱》里的“拤饼”你吃过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游子心中都有一道记忆中难以割舍的家乡美味。随着电视剧《红高粱》的热播,“高密拤饼”这种地方美食也走进了千家万户。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迅速发展的时代里,这种繁杂的制作工艺为何还能得到大家的青睐,它的发展又遇到了哪些瓶颈?近日,采访人员来到高密市醴泉街道田家庄村,探寻这种美食背后的故事。
探访:孩子们回家前,老人们为他们擀拤饼
随着电视剧《红高粱》的热播,由朱亚文饰演的余占鳌带领众兄弟吃着拤饼、就着大葱大快朵颐的样子,令无数观众满口生津,垂涎欲滴,“高密拤饼”这一地方美食一时声名远扬。现如今,各家各户年头年尾不断顿,拤饼成为了当地人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
“高密拤饼”又称麦秸草拤饼或单饼,是用鏊子烙制而成,烙制的饼溢香而筋道,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卷上烧肉,青菜,禽蛋,大葱等,深受宾客称赞。
近日,在高密市醴泉街道田家庄村,作为为数不多的会撑鏊子的邱桂云和单玉华两位老人,一大早就在家中为周末回家的儿女们忙碌着。她们一个手脚麻利地温水和面,醒面的间隙,另一位也没有闲着,柴火备好,将三块砖头垫在鏊子底下,便于入火烧火。准备就绪后,邱桂云首先在案板与面剂子之间,均匀撒上一层薄薄的白面,防止粘黏。随后,将一坨白面揉成长条,切块,再揉成拳头大小的面剂子,擀成圆形的单饼后,单玉华轻轻地用翻饼杖挑到了鏊子上。
文章插图
单玉华(左)和邱桂云(右)正在擀饼。
要想擀出来的单饼酥脆可口,烙熟而不糊,烧火可谓是一个硬功夫。采访人员注意到,单玉华在烧火时,为了让火烧得均匀,会让火往四周烧,当看到单饼鼓起黄豆大小的泡儿,周边微微翘起时,这时候单饼的上面就熟了。单玉华用翻饼杖从边缘一侧插入,将整张单饼挑起后迅速翻了个。两三分钟的工夫,散发着淡淡芳香的单饼就熟透了。杖起杖落间,下一张单饼又在鏊子上不断翻滚,烟火气儿在这座农家小院里蔓延。
邱桂云说,每次擀单饼,她都会擀上四五十张,孩子们回家会带上一部分回城市食用,自己也会留下一部分,“孩子在城市里擀单饼没有这个条件,自家柴火擀出来的单饼特别出味。”邱桂云说。
“这时候的单饼最筋道好吃了,快尝尝。”在农户高振花的家里,她正招呼着采访人员品尝刚擀出来的热乎乎的单饼,这些单饼也是为孩子准备的。滚烫的单饼捧在手中,薄如蝉翼,咬一口,在嘴里细细地嚼,小麦的清香在唇齿间弥漫开来,味蕾一下子就得到了释放。
文章插图
单玉华正在翻饼。
讲述:曾经拤饼是查验新媳妇手艺的标准
“手艺好的是好老婆。”在当地,这一句略带调侃的话,也伴随了农妇们的大半辈子。擀出一张让人交口称赞的单饼,俨然成为了农妇们引以为傲的事。
邱桂云和单玉华二人,自从成家后,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当地流传着媳妇一进门,婆婆教擀饼的习俗。自此,擀单饼成为了农妇们必备手艺。忙完了地里的农活,婆婆们就会支起鏊子,手把手教这些新媳妇们擀单饼。受制于上世纪物资匮乏,单饼往往是地瓜面、红薯面制作而成,擀出来的单饼又涩又硬,新媳妇们掌握不好火候,浪费了粮食,自然免不了婆婆的一顿数落。
【 单饼|舌尖上的“潍”道|《红高粱》里的“拤饼”你吃过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心灵手巧的邱桂云和单玉华,好钻研、肯吃苦,她们发现这些面擀饼不成样,往往还没有上鏊子前就容易裂开。为此,她们擀出一个个饺子大小的小面剂子,压在大面剂子上,这样自然不会裂开,擀出来的单饼也耐看。婆婆们对她们颇为满意,这也让她们在家里赢得了好口碑。
推荐阅读
- 疫情|新闻8点见丨德善厨房:让大家吃上热乎饭菜,感觉到西安的温暖
- 豆芽|孩子不爱吃蔬菜,推荐8种好吃的冬菜做法,营养丰富,上桌就抢光
- 蒸菜|元旦家宴,学会这6道蒸菜,简单快手,营养不上火,全家老小都夸你
- 竹荪|丝瓜青翠的绿,配上莲子, 竹荪淡淡的白,颇有美感,怎么看都不厌
- 紫薯|这道紫薯豆沙馅馒头,一上桌就被哄抢一空
- 千层芝士肉饼|餐桌上最有人气的家常菜之酥皮千层芝士肉饼
- 鲜酵母|法式小面包一端上来,锅里的米饭都变成了摆设
- 擀面皮|懒人最爱的擀面皮,因为它我都爱上做饭了
- 黄油|简单好上手的雪媚娘,解决你的没胃口
- 牛油|上桌前不被看好的葱油饼(牛油版),吃完却逆风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