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饼|舌尖上的“潍”道|《红高粱》里的“拤饼”你吃过吗?( 二 )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都用白面,再也不用小面剂子压着大面剂子了。”单玉华说。走过风雨40余年,二人已经荣升成了奶奶辈。握着从婆婆们手里流传下来的翻饼杖、鏊子和面瓢,伴随她们的,不仅仅是那个年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人们对这种技艺的传承。
“从小跟在母亲身边,整天看她擀饼,但是自己没上过手,后来长大了,想跟母亲学擀饼,本以为很简单,没想到是需要技巧的,为了学会擀饼,没少挨打。”农妇高振花说,擀饼需要技巧,第一次翻饼的时候拿着翻饼仗一戳,就把饼上戳了一个大窟窿,正在擀饼的母亲拿着擀面杖就打在了她身上。
“那个时候条件有限,戳破了饼母亲实在心疼,火候掌握不好翻糊了给一杖,翻破了、翻慢了都会给一杖,没少挨打,打着打着就学会了。”高振花说,当时她很不理解母亲的做法,后来想想,母亲打她是让她记住,能掌握好技巧,日后结婚了能擀饼给婆家人吃,让婆家人觉得她是有持家手艺的。
单饼|舌尖上的“潍”道|《红高粱》里的“拤饼”你吃过吗?
文章插图
高玉荣(左)和高振花(右)正在擀饼。
故事:回忆同年,怀念家中贴鏊子的老味道
在田家庄村生活多年的程斌今年49岁,回忆起小时候清明节吃饼、鸡蛋的故事,仍历历在目。小时候家里条件有限,在他的印象中,家人烙的饼最好吃。
“小时候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有好吃的,清明节前,家里的老人就开始擀饼煮鸡蛋。”程斌说,那时村里很热闹,家家户户撑起鏊子擀饼,饼香传遍了整个村。煮鸡蛋是有限的,家里的孩子多,每个人只能分一个,有时候赶巧了还能分上一个鹅蛋,高兴得不得了。“鸡蛋不舍得吃,各自找地方藏起来,巴不得先把其他人的吃了,再吃自己的。”程斌说,回忆起小时候藏鸡蛋,是无尽的欢乐。现在老手艺越来越少了,多数是用电鏊子擀饼,会擀饼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只有村里的老人还在擀饼。市面上卖的饼虽然也好吃,但在他心里,还是少了那份家人擀出来的烟火味。
“在市区生活,吃不到家里的味道,有时候时间久了,特别怀念家里擀的饼。”在高密市区上班的宋倩对妈妈擀的单饼情有独钟,每次从市区回来,妈妈就在院子里撑起鏊子给她擀上十几张,拿回去放在冰箱里,能吃上好几天。“刚从鏊子上下来的饼格外香,那种烫嘴的面香味和饼花的烟熏味在外面是吃不到的。”宋倩说,有时候周末回父母家,就像小时候一样,妈妈一边擀饼,她在一旁吃,饼还没擀完,她已经吃饱了。
发展和变化:由铁鏊子发展到电鏊子
中国烹饪大师、中国饭店协会胶东菜促进委员会副主席、潍坊市饭店和烹饪协会副会长、高密分会会长侯文运说,提起“拤饼”,人们会想到莫言笔下的“拤饼”是山东高密的特色美食,原名单饼。这种饼是纯手工制作,吃时要用双手拤住往嘴里塞,故叫“拤饼”。
侯文运说,用麦秸草或者柴火烧鏊子温度不好掌握,烟呛人,烙制的饼不好嚼,一旦烟灰飘在鏊子和饼上也不卫生。后来在烧制鏊子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改为电鏊子烙制,从面粉的选择,到和面,再到鏊子的温度,都要经过无数次改良和反复试验,终于用电鏊子烙制而成。特点是厚薄均匀效率高,饼花色泽一致,柔软筋道,干净卫生易储存。经过改良后的单饼冷冻保存3个月也不会破,上锅一蒸和现烙的一样,口感劲道不易破。“麦秸草拤饼”在2015年5月被评为“潍坊名吃”,同年12月被评为“齐鲁名吃”,2016年6月被授予高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采访人员: 郭超 张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