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食|靠传统工艺做良心面食 重庆小伙用一碗面温暖长沙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碗面条能做什么?在很多人眼里 , 它只能填饱肚子 。 但对重庆小伙冯勇来说 , 家乡的面条却改变了他的命运 , 意义非凡 。 在他眼里 , 这碗面条不仅是乡愁的味道 , 也是生存的技能 , 更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方向 。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 , 重庆小面的鲜面条大多出自云阳面工 。 云阳面业 , 历史悠久 , 全国闻名 , 在发展壮大过程中 , 面食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都进行了较大的革新 , 承载着儿时记忆的传统工艺面食离我们渐行渐远 。 但总有一些“匠人” , 不忘初心 , 坚持传统工艺制作良心面食 , 深受顾客好评 。 冯勇就是其中一位 。
重庆小伙只身闯荡
在长沙荷花池菜市场开出鲜面店
【面食|靠传统工艺做良心面食 重庆小伙用一碗面温暖长沙城】1981年 , 冯勇出生于重庆市云阳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 为了分担家庭的重担 , 他小学四年级便辍学了 。 虽然读书不多 , 但冯勇从小就有生意头脑 , 跟着母亲在村镇开杂货铺 , 卖化肥、土豆、玉米、米面等产品 , 可是一把好手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冯勇渴望走出大山 , 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 1995年 , 他不顾父母的反对 , 南下广东中山闯荡 。 十四岁的年纪 , 没人脉、资金、经验 , 有的只是一股闯劲 , 无奈生活处处碰壁 , 1997年 , 冯勇选择来到长沙 。
“刚出来闯荡那几年 , 我在面馆当过学徒、摆摊卖过水果、租车开过的士、也进工厂做过销售……但对未来一直很迷茫 。 ”冯勇向记者坦言 , 进入面食行业最初也是实属无奈 , 这个行业创业门槛低、投入较少 , 自己一直怀念家乡的面食 , 做起来也更来劲 。
2007年 , 冯勇和妻子高远清在长沙市荷花池菜市场支了个面摊 , 取名“重庆鲜面店” , 采用老家云阳的传统面食工艺 , 开始现做现卖 。 但冯勇发现 , 当地人早上都喜欢嗦粉 , 吃面的人群很少 , 开始前几年他的面摊生意也不温不火 , 但他一直坚持做良心生意 , 做放心面食 。
创办工厂再升级
产品实现线上线下渠道全覆盖
直到2011年 , 随着政府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的管理 , 打击了一批黑心米粉、面条的作坊店 。 冯勇的面摊不仅新鲜、干净 , 而且柔软、劲道、爽滑的云阳面也逐渐被长沙市民所喜爱 , 排队的人越来越多 , 口碑也在发酵 。 陆陆续续 , 他在长沙的桂花公园、浏城桥等农贸市场附近开出了17家分店 。
2016年 , 冯勇响应政府号召 , 选择在开福区佳海工业园建立了湖南山村妹食品有限公司 , 除了鲜面条 , 他还开发了饺子皮、馄饨皮、烧麦皮、碱面、刀削面等8个产品 。 在这个1400平方的厂房 , 拥有6条智能化生产线 , 28台机器设备 , 每天可生产40余吨面食 。
“我们选料以澳麦为主 , 山东小麦为辅 , 生产工艺在云阳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湖湘特色 , 也有稍许改良 , 更贴切长沙市民的口味 。 ”冯勇告诉记者 , 新的生产车间从分切、成条、杀菌、降温、打包等全部实现自动化 , 效率较之前提高三倍以上 。
净化车间、集中生产、统一包装、全冷链配送 , 目前 , 冯勇的团队已有120余人 。 每天早上7点开始生产 , 凌晨0点到5点40余台冷链车开始出动 , 往全城116家门店统一配送 。 步步高、文和友、中南大学等单位均用上了“山村妹”的面条 。 除了线下的商超门店 , 冯勇的产品也进驻了淘菜菜、拼多多、兴盛优选等线上团购平台 。
推荐阅读
- 生活|明日腊月初一,6种“福果”记得吃,老传统别忘,为家人祈福纳祥
- 00后|即将消失的5种传统民间美食,全吃过的是80后,00后可能无缘
- 食物|明日腊月初一,再忙也别忘了吃5种传统食物,祈福纳吉,家人安康
- 传统|蟹黄包、三鲜饺…包子与饺子的馅活儿之争!高手齐聚一堂,谁能赢得厨匠之王?
- 传统|东北大网红金婆婆烤肉上海首店?这人气无敌了?
- 生姜|元旦家宴露一手全靠这道菜!简单6步就搞定,香飘十里不腻口
- 传统节日|生活的仪式感
- 面食|跟农村老妈学做花卷,不用酵母不要二发,30分钟做一大锅,超好
- 冬天|冬天,面食最好吃的做法,搓一搓煮一煮,健胃消食,每周吃2回
- 冬天|冬天就馋面食,不加酵母不加碱,香软有嚼劲,三天两头做一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