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一碗面估值70亿,和府捞面到底凭啥?( 七 )
毕竟很多消费者或许会奔着“官府书房饮食“这一概念走进和府捞面尝试一番 , 也觉得味道不错 , 但是如何让消费者经常来持续来 , 也就是形成复购 , 或许也是和府捞面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
3. 直营和下沉的阻碍
目前和府捞面除了几家机场特许经营门店以外 , 均为直营门店 。 这对于连锁餐饮品牌来说 , 有利于保证门店经营管控能力 , 提高标准化服务 , 但同时也不利于品牌快速扩张 。
早在2017年 , 创始人李学林在采访中曾表示 , 2023年和府捞面将会开出1000家直营门店 。 在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雄厚的资本赋能下 ,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千店的达成对于和府捞面来说只是时间问题 。
但目前来看 , 受到疫情等种种因素的影响 , 和府捞面开店的速度不及预期 。 虽然近年来 , 和府捞面门店数呈指数增长 , 但和府捞面与千店目标之间还有一段较长的距离 。 譬如 , 今年上半年 , 有消息称和府捞面到年底将会开出450家门店 , 而截止日前 , 其门店数量还没有突破400家 。
在观察君看来 , 直营模式重运营的方式有利于品牌统一运营和管控 , 但门店扩张速度却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 不过这个倒是看自己品牌的发展需求 , 扩张过快也未必是和府想要的 。
此外 , 下沉对于和府来说也有不小的挑战 。 定位于中高端的和府捞面 , 门店主要分布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 , 随着越来越多餐饮创业者入局面品类赛道 , 想要更快速扩张 , 下沉市场不容忽视 。 而和府也早已经开始了一二线城市的布局 。 可是 , 品牌中高端的定位和菜品的定价 , 或许会对品牌的下沉造成一定的限制 。
不过和府如果推出子品牌用来渗透下沉市场 , 这也许是一个可行之策 。 在今年7月份 , 和府捞面完成E轮融资后 , 就曾经表示融资的一个用途就是用来打造新品牌 。 和府捞面是否会为下沉市场量身打造新品牌?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
4. 布局新零售
疫情催生“餐饮+零售” , 热衷多元化发展的和府捞面入局“餐饮新零售”也不足为奇 。 早前 , 和府捞面已推出了零售业务——和府到家 , 零售产品覆盖面条、米饭、方便菜和小吃 。 和府捞面零售门店已经进驻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 , 未来 , 和府捞面将开启“和府快捷店” , 提供零售产品销售、自热和堂食服务 , 进一步拓展新零售业务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和府相关人士透露新零售模式对于解决产品本身研发力的作用有限 , 和府快捷店更多是一个收集用户反馈、洞察用户需求和产品差异化的新渠道 , 本质上和天猫、京东等线上店铺没有太大区别 。
不过在观察君看来 , 线上的零售业务 , 或多或少都能为和府捞面增长流量 , 而线下的快捷店 , 除了为C端新零售做的延伸以外 , 或许还是为B端零售做的铺垫 , 毕竟如今和府的背后不仅有个中央厨房 , 还有一个生湿面生产基地 。
结语
看似简单的一碗“书房面” , 却是和府人倾注不少财力和心血精雕细琢的成果 。 放眼全局 , 和府捞面在前期的基础建设就不仅仅是为了经营一家面馆 , 而是从产业的高度进行布局 , 其野心绝不仅仅止于一家面馆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也难怪和府捞面能频频收到资本递出来的橄榄枝 。
可是 , 面对着竞争激烈的面品类赛道 , 如何在扩张版图和延伸产业的基础上 , 稳步向前迈进 , 这对于和府捞面来说 , 都是一大挑战 。 不过 , 观察君还是很期待和府捞面未来能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来源 | 红餐品牌研究院研究院
撰稿 | 黎奇
设计 | 黄李辉
推荐阅读
- 面条|东川面条是一个传奇——那是东川人的一种面子
- 饺子|朋友说你家的早餐一看就是穷苦人家的,我只能说,每家的饮食不同
- 冬笋|40元/斤!这种时令菜超火爆!采挖大户一天收入超3000元→
- 彩椒|你炒的鸡胸肉又干又柴?方法不对!跟我学一招,香润滑嫩吃不够
- 香菇|数九天,这种碱性蔬菜要多吃,含钾高,不开火就是一盘菜
- 徽城镇|40元/斤!这种时令菜超火爆!采挖大户一天收入超3000元→
- 蛋黄|女士应邀参加一个宴请,看到一道菜,顿时没有胃口了
- 调料|天冷了,这粥三天两头煮一锅,滋补润燥好处多,喝1碗浑身暖和真舒服
- 辣椒|同样是吃货,为何福建胖子少?看完福建人的一日三餐你就明白了
- 香肠|冬季窝料之王是什么? 对比之下才知道, 没什么是一把酒米解决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