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家乡的味道,舌尖上的毕节,这几道美食您吃过几个( 三 )


与咸味芯子翻炒出沙的方式不同 , 甜味的豆馅儿讲究的是更为细腻的豆沙口感 。 将压熟的懒豆在簸箕中碾碎压细 , 倒入清水边筛边沥 , 让足够细的豆沙浆穿过簸箕 , 流进下面的大盆中 。
稍事片刻等待盆内的豆沙沉淀 , 沙水分离 。 经过纱布的过滤 , 豆沙浆中的水分被基本沥净 , 用手使劲儿挤压纱布包 , 让豆沙尽可能地干燥 , 依旧是不停地翻炒让豆沙完全干燥 。
加入花生碎、白芝麻、酥麻、白砂糖和玫瑰糖调味儿 , 香甜细滑的甜豆沙芯子便也制成了 。
黔西黄粑
“北有周口店 , 南有观音洞” 。 据黔西县观音洞出土文物的考证 , 这里早在旧石器时代便有了古人类的踪迹 。 悠久的历史赋予了这片土地更为传奇的色彩 , 传承至今的文化精髓中 , 饮食文化灿烂依旧 。

黄粑作为贵州极具特色的名小吃 , 历史悠久 , 传承至今 。 可以说毕节人正是吃着黄粑长大的 , 而其中黔西县的黄粑尤为出名 。 不仅是因为当地制作和食用黄粑的人群极广 , 黔西黄粑的品质也是百里挑一 。
黄粑因颜色金黄红亮 , 口感香甜软糯而得名 。 很多不明其因的食客会误以为黄粑中添加了大量的红糖着色调味方得其果 。
其实不然 , 黄粑的黄润与香甜完全依赖于它的蒸煮方式和上等的原材料 。 优质糯米、本地上好的黄豆外加适量冰糖 , 制作黄粑的食材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
看似简单 , 制作却是相当繁复与耗时的 。 一宿的浸泡让原本坚硬的黄豆与糯米变得柔软有弹性 。 糯米、黄豆、冰糖的比例是50:3:3.5 , 适量山泉水进行打浆 , 这是一个制作黄粑的完美比例 。
本地黄豆混合糯米打出的豆浆质地更为黏稠 , 香气清爽 。 为了不让浆液发酵后影响黄粑的口味 , 这些豆浆必须在当天尽快用完 。 每天打多少浆做多少斤黄粑都是根据季节的特性而决定的 。
蒸米是黄粑制作中时间拿捏必须准确的一个步骤 。 将泡好的糯米蒸至三成熟 , 冒汽后最多蒸五分钟便得出锅了 。 这种稍加蒸制带着硬芯的米粒比起生米来可以很好的吸收豆浆的汁液 , 又不会因为过于软烂失掉嚼劲 。
蒸好的糯米连同一早打出的豆浆倒入特制的搅拌机中混合 。 米粒充分吸收浆液后由雪白变成淡淡的金黄色 。 冒着热气的糯米饭此时黏性充足 , 米粒颗颗分明 , 散发出丝丝甜意和阵阵的清香 。

用金黄的玉米叶包裹黄粑是最为古老和传统的方式 , 不仅可以隔绝外界物质 , 还能赋予黄粑天然的叶香 。 粽叶则是人们在玉米叶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扩充的产物 。
玉米叶宽大柔软 , 只需一两片就可以将糯米团子完全裹住 , 再用天然棉线捆绑固定即可上甑了 。
甑子作为古时的炊具 , 主要用来蒸制米饭 。 现如今的贵州、云南、四川一带 , 很多地区都还沿用着这种古老的蒸饭方式 。
蒸煮黄粑的时间是漫长的 。 在十七八个小时的高温发酵中 , 火候的掌控直接关系到黄粑的口感和滋味 , 添放多少煤火最为恰当 , 就是每家制作黄粑的独门秘笈 。
在时间的蒸腾中 , 毕节人就这样一代一代的保持着对古老饮食的敬畏与喜爱 。
毕节素酸汤
“三天不吃酸 , 走路打蹿蹿”这句毕节人口中的俗语 , 诠释出了人们对于酸的钟情 。
因为地理位置的闭塞 , 曾经的毕节乃至贵州很长一段时期都缺少食盐 。 为了补充盐分人们摸索出了代盐利器——酸汤 。
红酸香浓 , 白酸清爽 , 贵州各地制酸的技艺不尽相同 , 酸汤制成的佳肴更是不胜枚举 , 各有千秋 。
地道的滋味必须优质的食材来匹配 , 本地大青菜就是制作素酸汤的关键所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