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皖茶记丨六安瓜片

接作者上篇:《皖茶记丨六安瓜片(一)》
六安瓜片的核心产地在齐头山一带 , 旧六安县、金寨县、霍山县的毗邻的山区和低山丘陵 。 从六安市区出发 , 一路山峰旖旎 , 溪谷潺潺 , 据《六安州志》载“齐头绝顶常为云雾所封 , 其上产茶甚壮” 。 传说慈禧生下了载淳著封为懿妃时 , 每月供给“齐山云雾”茶叶十四两 。
民国时期 , 六安县、金寨县遂成为六安瓜片的主产地 。
【二 皖茶记丨六安瓜片】当地的品种分齐头山中叶种和独山小叶种 , 每年谷雨前后采摘 , 约从4月5日开园到5月15日左右停采 , 一般来说 , 每年的4月20日前后是采摘高峰期 , 五月一过 , 也就不再采摘 , 为保证来年茶树品质 , 进行留园 , 夏秋茶同样不采 。 现在瓜片的采摘也叫作扳片 , 待嫩芽初展后 , 将叶片从梗上提下 , 只留叶片部分 , 不带茶梗 。
除了采嫩叶片外 , 六安瓜片在炒制上也吸收了很多松萝茶、皖西大茶的做法 。
“灶:置铛二 , 一炒一焙 , 火分文武”(明罗廪《茶解》) 。 现在六安茶的传统制法中 , 仍是灶上连放两口锅 , 一口用于杀青 , 杀青后将茶叶扫入第二口锅中整形 , 这种做法发端于松萝茶 。
而六安瓜片杀青整形的过程中 , 普遍用“笤帚”辅助 , 这其中也有明代炒青工艺创制初始时 , 人们用“手加木指”进行翻炒的影子 。
加之后来的皖西大茶鲜叶偏粗老 , 锅大、投叶量多 , 温度高 , 用手翻炒杀青十分吃力 , 于是改用竹丝帚或高粱穗、芦花帚、苕帚作为翻炒工具 , 边炒边拍 。
瓜片最具特色的“拉老火”工艺 , 则源自皖西大茶加工中的“干烘” , 大茶的原料连枝带梗 , 梗中水分不宜透干 , 故最后需要通过拉老火提香、足干茶叶 。 经过“拉老火”的茶又有“干烘茶”的称呼 。 明末清初 , 喝“干烘茶”已在茶馆中的流行:“茶馆里送上一壶干烘茶 , 一碟透糖 , 一碟梅豆上来”(《儒林外史》) 。
就这样 , 皖西大茶中采用苕帚炒制、拉老火被同时代的六安梅片吸收过来 , 并推到极致 , 最终体现在六安瓜片的制作中 。
现在六安瓜片的“拉老火”过程更为讲究 , 从茶叶初干到拉老火中间 , 需要摊放3-5天 , 以便叶片内含物质缓慢氧化及充分水解 , 以及均匀水分 , 切不可着急 。
老火要求火温高、火势猛 。 首先将木炭排齐挤紧 , 烧旺烧匀 , 至火焰冲天 , 然后由二人将装有20来斤茶的烘笼抬至火上 , 因火温较高 , 烘笼在炭火上烘焙的时间每次不得超过2秒 , 随即抬下翻茶 , 再抬上烘茶……传统需反复150多次 , 依次抬上抬下 , 边烘边翻 , 整个过程持续1个多小时 , 经拉老火的茶会形成一层“白霜” , 在绿茶加工中别具一格 。
经测定“白霜”是茶叶中咖啡碱、多酚、多糖等物质的结晶 , 经拉老火后茶叶苦涩味物质再次得以转化 , 滋味醇和 , 饱满而甘甜 , 难怪古人要说:六安尤养脾 , 食饱最宜 。
一杯小小的瓜片茶 , 透见着整个炒青工艺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 给人以强烈的冲击 。 这其中 , 还有一个时代的市井俚俗 , 有一方水土的山川风物 , 有工艺的几经变迁 , 有人情的代代相传 。
当然 , 六安的茶 , 不止瓜片 , 《茶经》在茶产地中提到的寿州 , 曾属六安治下 , 唐代霍山黄芽、清初的舒城小兰花 , 都是这里的名茶 。
如今 , 口耳相传的工艺 , 还在继续 , 当地人对茶最朴实的情感 , 伴着停留齿尖的余味 , 连通着那些知道或不知道的故事历史 , 一路相随 。 或许这 , 便是一杯茶所带来的满足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