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具发展

茶具,是我国古代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讨论茶具史的兴衰,也可以看到茶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茶具也有其本身独到的发展过程,从中还可以看到陶瓷制造的艺术造谐 。
古代茶具的概念及其种类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 。 “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 。 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 。 ”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 。 ”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宋、元、明几个朝代,“茶具”一词在各种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 。 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 。 ”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 。 ”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 。 ”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 。 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 。 主要指茶壶、茶杯这类饮茶器具 。 事实上现代茶具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 。 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围 。 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 。 ”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 。 “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 。 ” “茶籯”是箱笼一类器具 。 唐陆龟蒙写有一首《茶籯诗》“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 。 ”可知“茶籯”是一种竹制、编织有斜纹的茶具,“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诗》日“阳崖忱自屋,几日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 。 ”诗词描写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劳的制茶过程 。 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即炭炉),唐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唐书·陆龟蒙传》说他居住松江甫里,不喜与流俗交往,虽造门也不肯见,不乘马,不坐船,整天只是“设蓬席斋 。 束书茶灶 。 ”往来于江湖,自称“散人”,宋南渡后誉为“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压波堂赋》有“笔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 。 唐诗人陈陶《题紫竹诗》写道:“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 。 ”可见,唐宋文人墨客无论是读书,还是下棋,都与“茶灶”相傍,又见茶灶与笔床、瓦盆并例,说明至唐代开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备之物了 。 古时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 。 据《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 。 ”是有名的,又依《茶录》记载说,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 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 。 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櫃、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 。 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 。 ”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 。 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与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

推荐阅读